[发明专利]颈部按摩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7587.6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卿叶林;赵启龙;王连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按摩 | ||
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两个手柄、中间支架以及振动按摩单元。中间支架与两个手柄围合形成具有佩戴空间的C字形结构,中间支架包括主体部分和延伸部分。主体部分用于佩戴于人体的颈部,主体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分,且延伸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更靠近人体的背部。主体部分的朝向佩戴空间的一侧和延伸部分的朝向佩戴空间的一侧均设有振动按摩单元。延伸部分的至少部分内表面朝向佩戴空间倾斜。由于延伸部分朝向佩戴空间倾斜,换言之,当佩戴该颈部按摩仪时,延伸部分朝向人体倾斜,那么,设于延伸部分的振动按摩单元也朝向人体倾斜,从而使得设置在延伸部分的振动按摩单元紧贴于人体,有利于提升按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支架和连接于中间支架的两个手柄,通过将颈部按摩仪佩戴于颈部以实现对颈部的按摩。中间支架设置有用于给人体按摩的按摩单元,许多颈部按摩仪存在按摩单元的贴合问题,按摩单元无法与人体良好贴合,导致整体按摩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具有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与人体的贴合性较好,有利于提升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
两个手柄;
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与两个所述手柄围合形成佩戴空间,所述中间支架包括主体部分和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用于佩戴于人体的颈部,所述主体部分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延伸部分,且所述延伸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更靠近人体的背部;所述延伸部分的至少部分内表面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倾斜;以及
振动按摩单元,所述主体部分的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和所述延伸部分的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均设有所述振动按摩单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至少部分内表面沿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中心的方向倾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至少部分内表面相对所述佩戴空间的中轴线具有第一倾斜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具有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中间支架的中心面平行或重合,所述第二基准面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垂直;
所述延伸部分的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倾斜的部分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所述第一基准面上的投影形成第一投影线,所述第一投影线的两端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基准面之间具有第一倾斜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角为2°-1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角为3°-1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倾斜的所述延伸部分被构造成弹性部分,以在佩戴于人体时对人体产生预压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内壳和与所述内壳连接的外壳,所述内壳用于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外壳用于背离所述佩戴空间,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均具有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
所述内壳至少在对应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倾斜的所述至少部分内表面所在位置形成为柔性,以使所述颈部按摩仪佩戴于人体时贴合于人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外壳形成为弹性外壳,所述弹性外壳对应于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倾斜的所述延伸部分设置,所述弹性外壳用于在所述颈部按摩仪佩戴于人体时对人体产生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