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透光皮革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和可透光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7745.8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戴安琪;宋伟锋;祁海涛;喻冬青;管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23/12;B32B5/02;B32B5/18;B32B5/26;B32B27/06;B32B27/12;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吕战竹 |
地址: | 2155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皮革 材料 及其 制作 工艺 复合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透光皮革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和可透光复合结构,可透光皮革材料的材料原料包括PP、PE、POE、色母粒和助剂;所述皮革材料原料重量份组成为:PP不超过15份,PE不超过15份,POE 70‑90份,色母粒0.5‑2份,助剂0.1‑1份,且PP、PE和POE总重量为100份;所述PP、PE和POE的透光率均为80%以上;所述POE为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该可透光皮革材料制备过程环保、且轻量化,并有一定的透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透光皮革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和可透光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人造皮革材料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皮革使用的塑料材料,具有成本低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装饰用皮革材料。
随着交通工具内饰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车内氛围及人车互动的要求逐步提高,例如,逐渐提出了实现交通工具内饰的透光型应用场景。
而现有的由PVC材料制成透光性交通工具内饰皮革材料的工艺,由于PVC材料密度较高,无法满足未来交通工具轻量化的需求。
因此,急需一种轻量化且有一定透光性能的可透光人造皮革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透光皮革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和可透光复合结构,该皮革材料不仅具有仿真皮质感,而且在保证后加工过程中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有一定的透光性,提高装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透光皮革材料,所述皮革材料原料包括PP、PE、POE、色母粒和助剂;所述皮革材料原料重量份组成为:PP不超过15份,PE不超过15份,POE70-90份,色母粒0.5-2份,助剂0.1-1份,且PP、PE和POE总重量为100份;所述PP、PE和POE的透光率均为80%以上;所述POE为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皮革材料原料重量份组成具体为:PP 5份,PE 5份,POE 90份,色母粒1.5份,助剂0.5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透光皮革材料的制作工艺,制作步骤为:
S100,将不超过15份的PP,不超过15份的PE,70-90份的POE,0.5-2份的色母粒,0.1-1份的助剂均匀混合,通过压延或挤出工艺获得所述可透光皮革材料的半成品;其中,PP、PE和POE总重量为100份;所述PP、PE和POE的透光率均为80%以上;所述POE为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S200,在所述半成品的表面涂覆表面处理剂,得到所述可透光皮革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
S110,将所述POE中的一部分与所述色母粒进行预混造粒,得到初级原料;
S120,将所述初级原料与其余原料混合、搅拌,通过压延或挤出工艺获得所述可透光皮革材料的半成品。
可选地,所述步骤S110具体为,
将所述POE的20%-40%与所述色母粒进行预混造粒,得到所述初级原料。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皮革材料原料重量份组成具体为:PP 5份,PE 5份,POE 90份,色母粒1.5份,助剂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杀灭细菌、真菌的口罩
- 下一篇:一种可透光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