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显示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8084.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高晓倩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显示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显示控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显示控制系统通过在多节车厢内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交换机串和第二交换机串且在每一节车厢内设置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可以防止异常情况(断电、网络异常)出现时,所有显示器出现黑屏、不受控等情况发生,提升了交通工具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显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显示屏例如LED显示屏以其独特的耗电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显示图像绚丽逼真等特性而深受欢迎,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交通工具例如地铁、高铁场所甚至高速列车上。现有的交通工具的车辆显示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比较常见的是:在高铁列车每一节车厢的出入口上面,有一长条LED显示屏,在列车外侧,有一小块LED显示屏,这些屏均由列车的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通常是通过一条交换机通路级联所有的显示屏或显示器进行显示,整个方案的可靠性不高;此外显示的内容仅包含车次、车站、时速、温度等信息,显示内容单一,无法承载更多的信息交互。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车辆显示控制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显示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多节车厢;第一列车通信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多节车厢的首节车厢内;第二列车通信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多节车厢的末节车厢内;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多节车厢上且包括:第一交换机串,包括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一交换机且所述多个第一交换机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节车厢内的第一侧;第二交换机串,包括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二交换机且所述多个第二交换机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节车厢内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多个第一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串的所述多个第一交换机;多个第二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二交换机串的所述多个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串中位于首位的首位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串中位于首位的首位第二交换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列车通信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交换机串中位于末位的末位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串中位于末位的末位第二交换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列车通信控制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多节车厢内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交换机串和第二交换机串且在每一节车厢内设置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可以防止异常情况(断电、网络异常)出现时,所有显示器出现黑屏、不受控等情况发生,提升了车辆显示控制系统以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显示器包括多个第一车内资讯显示器,每节所述车厢的所述第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车内资讯显示器,所述多个第一车内资讯显示器依次级联且连接至所述车厢内的所述第一交换机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显示器包括多个第一车外终点显示器,所述每节所述车厢的第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所述多个车外终点显示器,所述多个第一车外终点显示器依次级联且连接至所述车厢内的所述第一交换机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显示器包括第一前端显示器和第二前端显示器;所述第一前端显示器设置在所述首节车厢远离所述末节车厢的一端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前端显示器连接所述首位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二前端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末节车厢远离所述首节车厢的一端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二前端显示器连接所述末位第二交换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显示器包括第一驾驶台站名显示器和第二驾驶台站名显示器;所述第一驾驶台站名显示器设置在所述首节车厢远离所述末节车厢的一端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驾驶台站名显示器连接所述首位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二驾驶台站名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末节车厢远离所述首节车厢的一端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驾驶台站名显示器连接所述末位第一交换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8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