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解盐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68859.4 申请日: 2020-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2573974A 公开(公告)日: 2021-03-30
发明(设计)人: 王辉;骆小妹;宋雪;石建娅;王雪芹;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80 分类号: C05G3/80;C05F17/20;C05F17/50
代理公司: 深圳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代理人: 张玺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解盐菌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解盐菌肥包括以下组分:中药渣,坚果壳,食用菌渣,豆粕,矿物质腐殖酸粉,解盐菌发酵液,EM菌发酵液,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解盐菌肥针对土壤盐度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治理土壤生盐渍化,改善恶化的土壤环境,降解土壤重金属,具有保水保肥、肥效稳定、营养丰富的优点,并且该生物解盐菌肥原料价廉易得、配伍合理、对环境友好,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解盐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最早的微生物肥料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著名的土壤微生物专家张宪武的带领下利用了大豆根瘤菌的接种技术,使大豆增产10%以上。此后,先后推广使用了固氮绿藻肥料、VA菌根、生物钾肥、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以及生物解盐菌。微生物肥料以其增产明显、改良品质,且对微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的优良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豆科植物扩展到现在的粮食作物、蔬菜、烟草等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主要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植物生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盐分,但是,不同的红树林树种有不同的盐度要求,高于或低于其盐度适应范围,它们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如福建秋茄的适宜海水盐度为7.5‰-21.2‰,过高或过低均抑制秋茄生长;无瓣海桑最适栽培盐度在25‰以下,超过25‰其生长会受抑制;木榄胚轴萌根发芽的最适盐度为10‰以下;红海榄胚轴萌根发芽的最适盐度为20‰。随着海水的盐度提高,幼苗萌发时间延迟,甚至死亡,可见土壤盐度过高不利于红树植物的生长。现有技术中有很多适合盐碱地使用的肥料,但对红树生态系统的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及伴生植物没有针对性、见效不显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土壤盐度过高不利于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及伴生植物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解盐菌肥,该菌肥治理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及伴生植物生长土壤生盐渍化,改善恶化的土壤环境,降解土壤重金属,具有保水保肥、肥效稳定、营养丰富的优点,在农业领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解盐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中药渣80-100份,坚果壳70-100份,食用菌渣40-50份,豆粕60-80份,矿物质腐殖酸粉40-60份,解盐菌发酵液10-20份,EM菌发酵液15-25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20-30份。

本发明解盐菌可以将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充分调动起来,既能把土壤中过剩的、有害的盐分作为食物来吸取,又能在作物根部周围树立有益菌群维护区,维护作物根部免受土传病菌的侵染,并能影响植物侧根和毛细根的成长,改良土壤结构;EM菌可以使土壤微生物有益菌群数量增加,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增加透水性,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预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上述菌群发酵液与中药渣、坚果壳、食用菌渣、豆粕、矿物质腐殖酸粉混合制得的解盐菌肥能够对土壤中盐的含量具有显著降低的功效,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问题,提高土壤通透性及保水保肥能力,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提高菌肥利用率,对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及伴生植物的效果显著。同时还能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净化作物生长环境,土壤改良效果显著,并且其原料来源于生活废料,极具环保功效、价廉易得、配伍合理、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优选地,该生物解盐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中药渣85-95份,坚果壳80-90份,食用菌渣42-48份,豆粕65-75份,矿物质腐殖酸粉45-55份,解盐菌发酵液12-18份,EM菌发酵液17.5-22.5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22-26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8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