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滞留车内老幼人员的报警自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277.8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庆顺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1/04;G08B3/10;H04N7/18;B60R21/015;B60H3/00;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滞留 老幼 人员 报警 自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滞留车内老幼人员的报警自救系统,包括电信号连接的检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响应系统,其中,检测系统包括声音检测模块和图像检测模块,处理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响应系统包括蜂鸣器以及信号接收终端;自救系统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图像检测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信号接收终端连接;自救系统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为检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响应系统供电。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报警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报警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针对滞留车内老幼人员的报警自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老人以及儿童在乘坐汽车或被误操作滞留在车内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在发生被滞留在车内的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躁动不安、老年人容易引发心脏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针对此问题的自救系统,例如在出现此类问题时使得车窗打开、通风散热系统开启等技术手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现象。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实现远程监控和查看,不能实现报警和及时响应,从而不能快捷地解决此问题,继而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自救系统有待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功能性强、及时发现车内滞留人员的报警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对滞留车内老幼人员的报警自救系统,包括电信号连接的检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响应系统,其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声音检测模块和图像检测模块,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响应系统包括蜂鸣器以及信号接收终端;所述自救系统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图像检测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信号接收终端连接;所述自救系统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检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响应系统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一STM32处理器,所述声音检测模块包括一声音传感器,所述图像检测模块包括一摄像头,所述信号接收终端包括一移动终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一WIFI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设于车内顶部位置,并至少设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自救系统还包括通过继电器连接的汽车喇叭,所述继电器与处理系统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救系统还包括氧气释放系统,所述氧气释放系统包括与处理系统电信号连接的电动开关、通过电动开关控制开启的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用于容纳氧气。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瓶上设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管段上设有若干氧气扩散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自救系统还包括若干吸收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包,所述吸附剂包用于固接在车内不同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增设检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响应系统,达到了及时发现并发出求救信号的目的,进而对车内滞留人员进行救助,智能化程度高;
通过增设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与其相连的信号接收终端,达到了远距离通知司机等人员,进而及时发现并救助滞留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氧气瓶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庆顺,未经冯庆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