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焊机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多功能数字化焊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0426.2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舒振宇;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95 | 分类号: | B23K9/095;G06F3/0482;G06F8/76;G06F9/4401;G06F9/451;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人机交互 系统 多功能 数字化 | ||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焊机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多功能数字化焊机,该人机交互系统包括:驱动层,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人机交互层,用于将数据与操作者对接;传输协议层,用于使所述人机交互层通过驱动层与外部设备进行发送或接收数据;菜单层,用于表征操作者所需调节的参数;以及端口抽象层,用于获取所述菜单层的显示状态,并读取所述人机交互层中的相关数据,且用于改变所述人机交互层的相关数据。本申请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具有封装性好、框架清晰、执行效率高等特点,在跨平台软件移植及外围电路调整时,可以为开发者节省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焊机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多功能数字化焊机。
背景技术
随着嵌入式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及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从业者对焊机的需求及要求不断提高。多功能数字化焊机是在逆变电源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处理器的精确运算控制焊机的各项性能及工作全过程,控制电路高度集成,简化了控制电路,其控制精确、可靠,焊接性能卓越,焊接性能极好。通过软件控制电弧特性,容易得到优异的焊接性能,同时,由于摒弃了与温度漂移有关的模拟元器件,焊接控制精度和可重复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研发阶段,工程师会根据焊机主板电源的测试情况调试一版最适合量产的焊机电源程序供主板量产使用,这些电源程序在主板生产过程中会烧录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中。
由于各种焊机的PCB板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外围电路中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的组合也存在差异,因而为了使同一种焊机电源程序能够同时支持多种焊机,不仅会牺牲掉某些焊机的某些性能,而且还需要电源工程师反复测试、反复调试、在各组焊机电源程序之间取舍,从而增加了研发的时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焊机电源程序开发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协作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焊机的人机交互系统及多功能数字化焊机,具有高效运行性、易读性、可移植性及可拓展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焊机的人机交互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焊机的人机交互系统,包括:
驱动层,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人机交互层,用于将数据与操作者对接;
传输协议层,用于使所述人机交互层通过驱动层与外部设备进行发送或接收数据;
菜单层,用于表征操作者所需调节的参数;以及
端口抽象层,用于获取所述菜单层的显示状态,并读取所述人机交互层中的相关数据,且用于改变所述人机交互层的相关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具有封装性好、框架清晰、执行效率高等特点,在跨平台软件移植及外围电路调整时,具有较好的拓展性,可以为开发者节省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可选的,所述驱动层包括:
通讯端口驱动,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GPIO驱动,用于连接输入设备或输出设备;
内部存储驱动,用于连接内部存储,以利于存储需要掉电保存的数据;以及
定时器驱动,用于为所述人机交互系统提供时基参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层位于系统的最底层,代码量最少,但是驱动层直接与外围电路或外围设备对接,是整个系统的端口。
可选的,所述端口抽象层获取的数据包括显示数据和设置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数据是从菜单层获取的显示状态,包括数字显示、字母显示、故障显示、模式显示或闪烁指示等状态指示数据,设置数据包括从驱动层获取的输入设备的动作数据,这些动作数据可以是电流大小设置、焊接方法设置或引弧方式设置等,由此可以较全面的反应系统的状态并进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