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线缆中铝塑物理方式高效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0853.0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腾越铝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线缆 中铝塑 物理 方式 高效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废旧线缆中铝塑物理方式高效分离系统,包括:粉碎机、反应釜及水解槽,其中,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下端布置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远离粉碎机的一侧布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下方对应设有第一物料收集箱,所述物料收集箱一侧连接有第一物料提升管道,且第一物料提升管道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下方布置有水解槽,所述水解槽一侧连接有第二物料提升管道,且第二物料提升管道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下方布置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下方放有第一集水箱;本发明节能、操作过程简单,分离效率高、质量较纯,所获得的铝和塑料均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废旧线缆中铝塑物理方式高效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光纤及通信电缆,该光纤或通信线缆外层的护套是由一层塑料和铝皮(或铁皮)粘连为一体,这类材料在使用后,人们对其回收利用重视不足。早期,采用焚烧处理废弃材料,会使废旧户外套种的塑料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采用填埋处理,会造成占用土地,长期带来污染土壤、地下水等危害。将铝塑物料中的塑、铝彻底分离,即铝回到铝,塑料回到塑料,能够实现物尽其用和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实现更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现阶段市场上废旧铝塑物料的分离回收是由人工通过蒸汽拉扯的方式分离出较粗的通信电缆皮,该分离方式由于产量低下无法量产,尤其细小的光纤外护套产量更低,因增加了人工成本无法获利而放弃生产;此方式目前多由家庭户的个体生产,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量,也无法实现资源高值化利用;而且现有的铝塑分离设备在分离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劳动强度大,且需要搅拌装置对待分离的铝塑混合物进行进一步搅拌混合,使铝塑分离需要分多个步骤进行,降低了铝塑分离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废旧线缆中铝塑物理方式高效分离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废旧线缆中铝塑物理方式高效分离系统,包括:
粉碎机,用于将铝塑制品粉碎成块状规格的铝塑块;
反应釜,用于将紧紧贴合在一起的铝塑材料分离;
水解槽,用于使铝塑混合材料经热胀冷缩后自然分离,塑料上漂,铝料下沉;
其中,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下端布置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远离粉碎机的一侧布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下方对应设有第一物料收集箱,所述第一物料收集箱一侧连接有第一物料提升管道,且第一物料提升管道上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物料提升管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布置在所述水解槽下方,所述水解槽底部一端设有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三出料管一端连接有第二物料提升管道,所述第二物料提升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物料提升管道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下方布置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下方放有第一集水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传送带和四根第一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在其中两根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且第二滚轮的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在另外两根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套设有第一传送带连接;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第二传送带和四根第二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三滚轮的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在其中两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且第四滚轮的转轴两端分别连接在另外两根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之间套设有第二传送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方相间隔布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压辊和刮刀,所述刮刀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压辊的辊面临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腾越铝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腾越铝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