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的平原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1636.3 | 申请日: | 202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领;张磊;张险峰;李辉;张石友;杨亚东;王璐;丁吾鹏;王华阳;王华奇;郝小宇;陈航;剧成宇;张继鹏;张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Q10/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平原 电场 微观 选址 方法 | ||
一种系统的平原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风场范围;2)、获取风场范围内的状态数据;3)、结合风能资源分布图,考虑发电量最优原则,初步排布本风场风机位置;4)、在满足安全距离要求、避让距离要求、避开限制性区域的同时,在可布置风机的区域内,通过优化布置,结合风资源模块、电气模块、土建模块、总图模块、集电线路模块、技经模块计算结果,综合反复迭代计算得到单位电度投资最优的初步布机方案。本发明首次提出全面的、系统的微观选址方案,对平原风电场的资源的充分利用、机位的合理布置、技术方案的优化选择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为平原风电的开发利用提供宝贵的指导经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的平原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风电场开发的进程,山区风资源开发已经逐步进入尾声,加之这些年风机技术的进步,风电场开发建设的热潮已经由山区转向平原。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而平原风电场由于其起步较晚,再加上限制性因素更多、技术条件更为复杂,其微观选址技术与山地风电场有很大差异,且尚处于一个摸索和逐渐改进的阶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原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系统的平原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风场范围;
2)、获取风场范围内的状态数据,所述的状态数据包括避让区域、避让距离、以及噪声、光影安全距离;
3)、结合风能资源分布图,考虑发电量最优原则,初步排布本风场风机位置;
4)、在满足安全距离要求、避让距离要求、避开限制性区域的同时,在可布置风机的区域内,通过优化布置,结合风资源模块、电气模块、土建模块、总图模块、集电线路模块、技经模块计算结果,综合反复迭代计算得到单位电度投资最优的初步布机方案。
还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初步布机方案,由风机厂商复核噪声、光影对居民区及养殖场的影响是否满足相关环境标准的要求,若否,则重复3)、4)工作调整直至满足该要求,得到中间布机方案一;
6)、根据初步选定的机位,现场实地踏勘,再次排除各项影响因素,若有调整则重复3)、4)、5)项工作内容直至满足所有要求,得到中间布机方案二;
7)、以初步布机方案二的风机坐标,向当地国土部门落实各个机位土地性质的相符性,若不完全符合国家用地政策,则重复3)、4)、5)、6)项工作直至所有机位点全部满足要求,得到中间布机方案三;
8)、再次实地踏勘复核最终布机方案三,若有影响因素,则重复3)、4)、5)、6)、7)项工作直至排除所有影响因素得到最终布机方案。
确实风场范围时应具备的数据包括:测风数据、满足微观选址和风电场风流数值模型计算的实测地形图、土地性质图、林业分布图、矿区分布图、规划图、生态红线保护区、军事避让区范围图、机场避让区范围图、文物保护范围图、临近风场机位位置图;所述的测风数据由测风塔观测所得;风电场风流数值模型由WAsP、WindFarm或Meteodyn WT软件获取。
在步骤2)中,避让区域是指:避让基本农田、矿区、生态红线保护区、军事保护区、机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范围、临近风场范围;
避让距离是指:现场勘查,查明风场区域的居民区、坟头、养殖场、110kV及以上高压线路、省级及以上道路、地埋管线、通信信号塔以及其他限制性因素;以及,根据规程规范、机型参数确定的对高压线路、道路、地埋管线、信号塔的避让距离;
噪声、光影安全距离是指:根据环境标准明确居民区、养殖场的噪声类型区,确定白天以及夜间对噪声的限值要求;然后依据选定机型的源强以及噪声限值要求,测算风机距离居民区、养殖场的安全距离要求。
在步骤3)中,增加10~20%的备选机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1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自动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