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夹具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2626.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策;杨光;李路增;赵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B10/14 | 分类号: | F42B10/14;F4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陶敏 |
地址: | 10007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夹具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丝绳夹具及其应用。该钢丝绳夹具包括底座、紧固件、压紧盖和两个楔体,底座具有通孔,在通孔末端外围设有楔形孔,楔形孔的斜面段朝向底座头端,紧固件对底座进行固定,在每一楔体上开设有由两个相互分离的通槽形成的槽体,两个楔体以槽体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楔形孔中,两个楔体的槽体形成两个与底座通孔连通的孔体,两个楔体的末端自底座末端伸出,压紧盖盖设在两个楔体的末端并固定在底座上,压紧盖使两个楔体的楔面端抵止在楔形孔的斜面段上,在压紧盖上设有与孔体连通的通孔。该钢丝绳夹具适用于折叠翼导弹风洞试验中弹翼的折叠角度固定和调整,其提高了试验精度、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绳夹具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折叠翼导弹的折叠翼(舵)为被动式结构,这些导弹需将弹翼(舵)折叠后放在发射箱(筒)中,在导弹射出发射筒的瞬间,弹翼(舵)自动展开并锁定。弹翼在发射筒内的折叠角度会直接影响其在出筒后能否成功展开到锁定位置。
因此,进行折叠翼导弹的弹翼及空气舵风洞展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弹翼和空气舵的设计状态(包括折叠机构和锁紧机构等设计状态),并对确定的设计状态在规定的折叠角度和外界风速条件下的展开性能进行考核验证。
在进行折叠翼(舵)风洞展开试验时,一般采用康铜丝或包有点火药包的细绳将折叠翼(舵)固定到弹体上来模拟弹翼在发射筒内的各种折叠固定角度。当风洞中的风速达到既定要求后,点火解除康铜丝对折叠翼(舵)的约束,观察弹翼能否完全打开并锁定。然而,康铜丝本身具有延展性,无法实现对弹翼(舵)折叠角度的精确固定;进行风洞实验时,随着风速的提升,折叠翼产生的扭矩逐渐增大,康铜丝、点火细绳有可能在未达到试验所需风速时提前断裂,导致试验失败。弹翼折叠后,其边缘与弹体的间距很小,对于大扭矩弹翼的折叠角度固定时,无法进行有效固定。因此,如何精确、稳定地固定弹翼(舵)的折叠角度以提高试验的成功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钢丝绳由高强度钢丝编制而成,具有抗拉强度大、可灵活调节长度、成本低等优点。应用钢丝绳搭配锁紧和释放装置进行折叠翼角度固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然而,目前采用钢丝绳夹具夹紧钢丝绳时,大多采用点接触或线接触,单根钢丝绳固定存在容易造成夹紧面损伤、夹紧力不够造成钢丝绳打滑、体积大、不适用折叠翼风洞展开试验小空间操作等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夹具及其应用,该钢丝绳夹具适用于折叠翼导弹风洞试验中弹翼的折叠角度固定和调整,提高了折叠翼固定角度的精度、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丝绳夹具,包括底座、紧固件、压紧盖和两个楔体,底座具有通孔,在通孔末端外围设有楔形孔,楔形孔的斜面段朝向底座头端,紧固件对底座进行固定,在每一楔体上开设有由两个相互分离的通槽形成的槽体,两个楔体以槽体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楔形孔中,两个楔体的槽体形成两个与底座通孔连通的孔体,两个楔体的末端自底座末端伸出,压紧盖盖设在两个楔体的末端并固定在底座上,压紧盖使两个楔体的楔面端抵止在楔形孔的斜面段上,在压紧盖上设有与孔体连通的通孔。
在一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六棱柱段和设置在六棱柱段末端的螺纹段,紧固件为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底座的螺纹段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六棱柱段、紧固螺母和压紧盖的外轮廓均为正六边形。
在一实施方式中,楔体为半圆楔,通槽设置在半圆楔的平面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楔形孔包括斜面段和设置在斜面段末端的圆直孔段,半圆楔的圆弧外径与圆直孔段的直径相同,半圆楔的楔面角度与斜面段的斜度角度相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半圆楔的平面宽度小于其圆弧外径,在两个楔体的楔面端抵止在楔形孔的斜面段的状态下,两个楔体之间留有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2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