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4183.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迎;李双;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琛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苏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聚氨酯 灌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2~1:1;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二醇30~40份、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醚三醇30~40份、增塑剂1~20份、催化剂0.5~2份、泡沫稳定剂0.5~2份;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本发明的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优异的韧性,避免韧性不足易导致复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堵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灌浆是将一定的化学材料(无机或有机材料)配制成溶液,用化学灌浆泵等压送设备将其灌入地层或缝隙内,使其渗透、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强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缝补的一项加固基础,防水堵漏和混凝土缺陷补强技术。化学灌浆技术已在我国水电、建筑、交通和采矿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无机灌浆材料以水玻璃浆料为主,应用最早,且来源广、种类多,但是其力学性能远不如有机高分子灌浆材料。有机高分子灌浆材料主要包括聚氨酯、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甲凝”(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丙凝”(聚丙烯酰胺及丙烯酸盐类)、环氧树脂类等。聚氨酯灌浆材料以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聚合反应制备的预聚体为主剂,并与其他有关助剂共同组成的化学浆液,因其活性大且湿粘结强度较高,封堵强烈的涌水和组织地基中流水的效果突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水堵漏材料。
但是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多水条件下使用时较脆,缺少一定的韧性,当应用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伸缩缝、缓冲缝等建筑裂缝中,韧性不足影响其对建筑裂缝的晃动缓冲效果,且若建筑结构因沉降或热胀冷缩出现形变,均会容易导致二次漏水,其防渗堵漏的耐久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优异的韧性,避免韧性不足易导致复漏。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2~1:1。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二醇30~40份、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醚三醇30~40份、增塑剂1~20份、催化剂0.5~2份、泡沫稳定剂0.5~2份。
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
优选的,所述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3000,所述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醚的分子量为3000~3500。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氯化石蜡、环氧大豆油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重量比为0.5~2:1的胺类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组成。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重量比为1:1的三乙烯二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优选的,所述泡沫稳定剂为聚烷烃硅氧烷。
优选的,所述泡沫稳定剂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基硅氧烷、苯基乙基硅氧烷、双苯基硅氧烷、丙基苯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多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至少一种。
一种高韧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二醇、聚四氢呋喃环氧丙烷共聚醚三醇、增塑剂进行脱水,后与催化剂和泡沫稳定剂混合均匀。
(2)B组分的制备:配制计量的异氰酸酯。
优选的,所述脱水为:在120~130℃,真空条件下脱水2~3h,直至水分含量小于0.0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琛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琛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4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维护的工业酶制剂生产用发酵罐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吸附塔开工升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