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4446.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1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侠;高文超;张涛;秦盼盼;杨幸遇;赵冲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固态 电解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和第二固态电解质层,
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包含有机聚合物A、锂盐和改性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
第一固态电解质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有机聚合物A 20-80%,锂盐10-30%,改性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1-60%;
所述有机聚合物A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类共聚物、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锂盐为LiClO4、LiPF6、LiBF4、LiN(SO2CF3)2和LiN(SO2CF2CF3)2中的一种或多种;改性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为LLTO、LLZO或LATP中的一种或多种经偶联剂接枝改性所得;
第二固态电解质层包括有机聚合物B、锂盐、纳米金刚石、石墨烯和分散剂;
第二固态电解质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有机聚合物B 20-80%,锂盐10-30%,纳米金刚石1-50%,石墨烯1-50%,分散剂0.05-5%;
所述有机聚合物B为聚氧化乙烯,纳米金刚石的粒径分布为1-50nm,锂盐为LiClO4、LiPF6、LiBF4、LiN(SO2CF3)2和LiN(SO2CF2CF3)2中的一种或多种;石墨烯选自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以及具有3-10层的少层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石墨烯直径分布为1-50μm;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靠近正极设置,第二固态电解质层靠近负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在1×10-5S/cm~1×10-1S/cm,改性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粒度为1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和第二固态电解质层的总厚度为10-100μm,第一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80μm,第二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40μm。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无机固态电解质分散至乙醇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加热反应;
(2)将步骤(1)反应液高速离心分离后,使用乙醇洗涤2~3次,取出沉淀物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无机固态电解质;
(3)将有机聚合物A和锂盐溶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添加改性机固态电解质继续搅拌,配制成第一浆料,涂覆在基材上,干燥后形成第一固态电解质层;
(5)将有机聚合物B、锂盐、纳米金刚石、石墨烯、分散剂与溶剂混合,配制成第二浆料,在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上形成第二固态电解质层,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机固态电解质分散至乙醇溶液后质量浓度为1-10%,加入的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为无机固态电解质质量的0.5-20%,加热温度为40-80℃,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44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