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4810.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柏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06F16/25;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数据 采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包括中央系统、多渠道数据采集端、可扩展控制管理端、客户端和信息展示屏,中央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库、计算机集群、数据分类与搜索模块、卫星通讯与传输模块,多渠道数据采集端包括人脸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测温模块、虹膜是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采集模块以及身份证扫描模块,可扩展控制管理端包括疾控中心、交通控制部门、应急部门、警务部门和医疗系统,客户端包括用户终端和开发者终端,信息展示屏包括监控预警、实时动态、流向地图和势态感知的显示功能。本发明有助于疫情期间的快速隔离方案实施,精准高效,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019年12月起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群组个案,根据卫生部门的调查,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其潜伏期的估计大多是1到14天,最常见的是五天左右,由于其在潜伏期不发病且仍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根据现有技术的导致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就迅速发展蔓延的传染性疾病,疫情往往在短时间实现大面积的传播,对传播情况的无法了解、无法监测、无法预测更使得疫情传染控制难度更大,因此如何实现疫情在地理空间上的传播速度、方向及感染程度的检测与预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疫情防控方案制定效率低、合理性差,无法监测、无法预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包括中央系统、多渠道数据采集端、可扩展控制管理端、客户端和信息展示屏,所述中央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库、计算机集群、数据分类与搜索模块、卫星通讯与传输模块,所述多渠道数据采集端、可扩展控制管理端、客户端和信息展示屏均通过卫星通讯与传输模块与中央系统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多渠道数据采集端包括人脸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测温模块、虹膜是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采集模块以及身份证扫描模块,所述可扩展控制管理端包括疾控中心、交通控制部门、应急部门、警务部门和医疗系统,所述客户端包括用户终端和开发者终端,所述信息展示屏包括监控预警、实时动态、流向地图和势态感知的显示功能。
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和开发者终端均为手机APP,所述开发者终端具有可多模式修改权限,所述用户终端和开发者终端均通过IP协议为所述中央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库为基于Hadoop的数据储存库,所述数据存储库包括Hive系统、MapReduce系统、HBase系统、HDFS系统。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模块为手机内置GPS定位模块。
优选的,所述身份证扫描模块为主要交通枢纽的进出口的身份证扫描模块如火车站的进出闸机,所述人脸采集模块、测温模块设置在主要公共场所,所述虹膜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采集模块设置在各企业或公司的考勤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渠道数据采集:利用人脸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测温模块、虹膜是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采集模块以及身份证扫描模块对出入公共场所的个人进行身份信息和体温信息的动态采集,并通过数据交互网关上传至中央系统的数据存储库进行存储,形成原始数据;
S2、初步标签化:利用中央系统的数据分类与搜索模块,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原始数据的分类并标签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柏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柏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4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