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5338.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庄锐;郑亭路;张云奎;吴斌星;董志荣;刘余田;刘曙光;孟庆敏;马相鹏;刘焕良;于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聚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1/02 | 分类号: | D21D1/02;D21F3/00;D21F5/00;D21H13/26;D21H19/00;D21H21/08;D21H2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 |
地址: | 256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增强 芳纶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包括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组分A为对位或间位芳纶短切纤维;组分B为间位芳纶沉析纤维或对位芳纶浆粕纤维;组分C对位芳纶纳米纤维;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将组分A、组分B混合置入配浆釜中混浆,在混合均匀后添加部分组分C,并调整纸浆浓度为0.005%~0.5%,将配好的浆料抄造成芳纶湿纸页;
2)用去离子水将剩余组分C分散成分散液,通过压缩喷雾或底层淋涂方式实现对底层芳纶湿纸页进行单面均匀喷雾或对下层纸页均匀淋涂或上下层纸面同时均匀喷淋后进行贴合,然后通过底面真空抽吸脱水,形成复合湿纸页;
3)将湿纸页经压榨、干燥、热压得到复合抄造纳米增强型芳纶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其特征在于,按照纤维绝干重量计,组分A 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10~50:30~70,组分C为组分A 与组分B总重的5~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C纤维直径10~200nm;所述的组分A纤维长度5~10mm,直径12~15μm。
4.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将组分A、组分B混合置入配浆釜中混浆,在混合均匀后添加部分组分C,并调整纸浆浓度为0.005%~0.5%,将配好的浆料抄造成芳纶湿纸页;
2)用去离子水将剩余组分C分散成分散液,通过压缩喷雾或底层淋涂方式实现对底层芳纶湿纸页进行单面均匀喷雾或对下层纸页均匀淋涂或上下层纸面同时均匀喷淋后进行贴合,然后通过底面真空抽吸脱水,形成复合湿纸页;
3)将湿纸页经压榨、干燥、热压得到复合抄造纳米增强型芳纶纸;
组分A为对位或间位芳纶短切纤维;组分B为间位芳纶沉析纤维或对位芳纶浆粕纤维;组分C对位芳纶纳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纤维绝干重量计,组分A 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10~50:30~70,组分C为组分A 与组分B总重的5~3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组分C添加量为其总量的30~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组分C添加量为其总量的40~6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的浓度为0.01%~1%;步骤2)真空抽吸脱水过程真空度保持0.015-0.05MPa,真空抽吸脱水后浆料干度控制在7%~1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 2~5MPa压力下压榨;在温度为 120~160℃,干燥3~10min,高温压光处理,在热压机上进行热压,压力控制在 5~15MPa,热压温度在 100~300℃,热压次数1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抄造纳米增强芳纶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组分A配浆前,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将对位或间位芳纶短切纤维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进行洗涤预处理,然后用清水清洗,控制PH7~8;然后利用高速疏解器将经过洗涤预处理的芳纶短切纤维进行疏解,打浆浓度控制在0.01%~1%,让纤维束充分分散成单根纤维,制成芳纶短切纤维浆料;步骤1)组分A洗涤预处理的温度60℃,处理时间30min;步骤1)中组分B配浆前,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将间位芳纶沉析纤维或对位芳纶浆粕纤维利用槽打浆机进行打浆处理,打浆浓度在0.1%~2%,打浆度控制在 20~60°SR;步骤1)中抄造滤网的目数为100~3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聚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聚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53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冷凝水连接器
- 下一篇:基于碳氮化物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