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5596.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宁;黄凯;郑海滨;田平;郭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庄伟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梯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有超声波成像软件系统的三维建模主机、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和m个超声波探头;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转轴与曳引轮连接,在曳引轮上的每个绳槽正上方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一个超声波探头;各超声波探头的形成的超声波覆盖区域仅覆盖与其对应的绳槽横截面;步骤二、对各曳引轮上绳槽分别进行超声波扫描,并在三维建模主机上建立三维图像;步骤三、判断曳引轮上各绳槽的磨损情况;步骤四、判断曳引轮上各绳槽的磨损是否超标。本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曳引轮上各绳槽建立三维图像,判断曳引轮上各绳槽的磨损是否超标,可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电梯部件进行检测,包括检测曳引机、电动机、制动器、限速器、开关门的运行、钢丝绳等等项目。其中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电梯的钢丝绳通过曳引机的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曳引轮上间隔开设有多道用于安装钢丝绳的绳槽,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钢丝绳与绳槽的侧壁间产生摩擦力,不断的磨损绳槽。若绳槽磨损严重,会影响钢丝绳与绳槽间的摩擦力,甚至造成钢丝绳在绳槽内打滑,影响电梯的稳定运行。因此,电梯需要经常对曳引轮进行检测。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检测并对比各绳槽大小及形状,操作非常麻烦,而且人工检测的方式主观因素大,检测结果不够客观。并且由于检测人员的精力有限,一般半个月才检测一次,但是对于一些使用频繁的电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检测方法,能够客观采集曳引轮上各绳槽磨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有超声波成像软件系统的三维建模主机、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和m个超声波探头,所述m≥2,且m为正整数;
所述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转轴与曳引轮连接,所述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转轴与曳引轮同步旋转;
所述超声波探头的数量与曳引轮上绳槽的数量相同,在曳引轮上的每个绳槽正上方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有一个超声波探头;各所述超声波探头的形成的超声波覆盖区域仅覆盖与其对应的绳槽横截面;
所述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和各超声波探头分别与三维建模主机电连接;
步骤二、对各曳引轮上绳槽分别进行超声波扫描,并在三维建模主机上建立三维图像,包括以下子步骤:
1)三维建模主机将各所述超声波探头分别标记为超声波探头s1、超声波探头s2...超声波探头sn;将曳引轮上各绳槽分别标记为绳槽Y1、绳槽Y2...绳槽Yn;
2)三维建模主机控制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启动,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检测到曳引轮转动时产生电信号传递给三维建模主机;
3)建立绳槽Y1的三维图像X1;
三维建模主机控制超声波探头s1启动,其余超声波探头关闭;超声波探头s1发出超声波扫描其对应的绳槽Y1,超声波在绳槽Y1上反射形成反射波,超声波探头s1接收反射波并产生电信号传递给三维建模主机,三维建模主机根据超声波探头s1传递电信号的时间和超声波的传递速度获取绳槽Y1的横截面上各个点到超声波探头s1的距离,并在超声波成像软件系统上建立绳槽Y1的三维图像X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未经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5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机械涂装设备用废气净化机构
- 下一篇:小型化多通道敌我变频组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