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土壤减量化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6657.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马凯;韩雅芳;徐博文;程婷婷;许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4C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土壤 量化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污染土壤减量化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减量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过筛后的污染土壤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后进行旋流粒径分级,以将污染物未超标的大粒径土壤通过外旋流底流排出进行固液分离填埋,污染物超标的小粒径土壤通过内旋流溢流排出;以及(2)将步骤(1)中溢流排出的泥水混合物进行旋流浓缩,得到的水溢流排出进行循环,得到的高浓度污染土壤进入下一级处理。还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减量化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废旧电器拆解、环保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旋流场分级实现污染场地土壤中有机物、重金属分选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粒径土壤分类处理,极大减少了后续污染土壤处理总量,方法简便,提高了处理效率。还提供了实现该预处理方法的成套装置,其中旋流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串联多级,实现场地污染土壤高效低成本的减量处理。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已经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并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上涨。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目前土壤治理手段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这几种方法普遍处理的周期长,且成本较高。研究发现,土壤的粒径与其污染程度成反比,大颗粒的土壤污染物含量少,土壤质量达标。若能从土壤中将大颗粒分离出来,小颗粒高污染的部分集中处理则可极大降低成本。
基于上述原理和成本降低的思路,国内外学者及工程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探索。
实用新型专利CN202824100U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热处理系统,此系统由输送设备、第一段中间储存桶、破碎设备、筛分设备、第二段中间储存桶、第一段热处理单元、第三段中间储存桶、第二段热处理单元、第四段中间储存桶、冷却设备及输送设备组成;由两段热处理单元组成一个二段式的热处理设备,在两单元的热处理过程中,采用前段低温后段高温的形式实现污染物成分和含量处理上的包容性。该现有技术是在反复的破碎、筛分以及加热的程序中实现污染土壤的筛分处理并回收利用,但是该系统操作复杂,并且其加热温度过高导致能耗较高,污染物释放到尾气中,对尾气处理成本比较高。
发明专利申请CN201721888114.X提出了一种土壤分级结构,分为竖向的导料管,导料管上沿竖向盘绕有双层螺旋结构的筛分盘,筛分盘包括上层的筛分网以及下层的接料板,筛分网朝外的螺旋边线与接料板朝外的螺旋边线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通过筛分盘对土壤进行分级工作,土壤落入筛分网后,较细的土壤通过筛分网后通过接料板,最终从导料管落出,而较粗的土壤则一直沿着筛分网下滑最终从筛分网上滑落,但是该处理装置只适合处理干燥且粒径分散的土壤,对于包覆在大颗粒土壤上的细粒径的黏土和湿度较大的土壤分级效果不好,且容易造成筛网的堵塞。
发明专利申请CN201821306443.3公开了一种土壤自动筛分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弹性支撑装置弹性支撑设置的土壤筛分箱,土壤筛分箱顶部设置有入料罩,土壤筛分箱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还包括多级土壤筛分收集装置,多级土壤筛分收集装置可将通过入料罩导流至土壤筛分箱内的土壤分级筛分并收集,但是该装置采用筛网筛分,筛网的大小决定了筛分粒径的大小,对于微米级粒径的筛分效果较差,且同时存在土壤粘度与含水量干扰筛分效果的现象。
现有的一些土壤筛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分级效果差,效率低。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的,方便快捷的土壤筛分方法以用于污染土壤与达标土壤的分离来实现处理成本的缩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污染土壤减量化的方法及装置,采用旋流方法实现土壤粒径分级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污染物的去除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减量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6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