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分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7615.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1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雯;龙麒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3/00 | 分类号: | B07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子商务 分拣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分拣系统,包括存货架、输送装置、分拣道口和智控系统,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存货通道和送货通道,所述存货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存货架,所述送货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货架,所述分拣道口设置于所述送货通道的末端,所述智控系统能将包裹分类存放至所述存货架上并根据大数据分配装载车辆停靠在分拣道口装载包裹,所述存货通道上设有机械臂,所述智控系统通过控制机械臂调整包裹在存货通道的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分类。所述智控系统自动对进站点的包裹进行分类存放,加快了存放速度,同时又根据大数据合理分配装配车辆,加快了出货速度,在整体上加快了包裹的处理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快递量在快速地增加,如何提高快递包裹在流通过程中的处理速度成了一个需要一直改善的问题,而自动分拣系统是先进配送中心所必需的设施条件之一,具有很高的分拣效率,通常每小时可分拣商品6000-12000箱;可以说,自动分拣机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一项关键因素。
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分拣系统,经过我们大量的检索与参考,发现现有的分拣系统有如公开号为KR100534163B1,KR101670269B1和KR100843562B1所公开的系统,包括:扫描货物识别码,提取货物信息,所述货物信息包括收件地址信息;根据所提取的货物信息,将所述货物通过对应滑道输送至与货物收件地址信息对应的分拣装载容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分拣滑道,能够解决传统分拣系统输送机构结构复杂、成本度高的问题。但该系统在处理出货的时候效率不够高效,且需要人工将货物放置对应滑道,降低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在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分拣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分拣系统,包括存货架、输送装置、分拣道口和智控系统,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存货通道和送货通道,所述存货通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存货架,所述送货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货架,所述分拣道口设置于所述送货通道的末端,所述智控系统能将包裹分类存放至所述存货架上并根据大数据分配装载车辆停靠在分拣道口装载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存货通道输入端设有电子扫描装置,所述存货通道输入端还设有加载装置用于给扫描后的包裹加载一个标志件,所述智控系统的数据库中记录所述标志件的ID号及其对应包裹的扫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标志件上设有定位模块、信息传输模块和告警模块。所述信息模块将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智控系统,所述告警模块在所述信息传输模块接收所述智控系统发送的告警信息后进行告警;
进一步的,所述存货通道包括主通道和分支通道,所述分支通道连接在所述主通道的末端并通往各存货架,所述存货架上的包裹送往同一目的地,所述目的地指的时该包裹被送往的下一站点而非最终地点,所述主通道上设有多个机械臂用于在所述智控系统控制下将包裹移动至正确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智控系统计算每个目的地的关键度Q,并依据关键度Q来调配装配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7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