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压钢管的自锁式封堵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8251.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川;许艇;裴向辉;王立群;赵春涛;李淼;穆全平;刘国强;刘玉玺;姚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管 封堵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压钢管的自锁式封堵结构,连接在两段有压钢管之间,由带有上下底的圆筒状的圆形流道本体和堵头构成,圆形流道本体一端带有多个通孔作为进水端,另一端带有多个通孔作为出水端,圆形流道本体的内壁为内螺纹结构,堵头比圆形流道本体的长度要短,外壁带有外螺纹,使圆形流道本体与堵头通过螺栓连接相咬合,沿着堵头的轴向开有相同走向的多个斜向通孔,每个斜向通孔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堵头的两个端面上,在圆形流道本体管内流速超过一定限值后在堵头上所产生离心力驱使堵头在圆形流道本体流道内沿螺纹进行旋转,并在出水端封闭水流,使流道内流速超过限值后对水流进行封堵,对管道进行自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道封堵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有压钢管的自锁式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有压管道等过水结构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对过水流道进行封堵处理,以保证管道运行需求及结构安全。根据设计外部条件,封堵体结构主要承受内水压力、自重等荷载,常采用瓶塞形、柱形、拱形等形式,无法适用于水流流动的管道,因而当前需要一种在一定流量内可在流道内过流,超过限制流量后可对管道进行自锁的封堵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有压钢管的自锁式封堵结构,通过改变流道内部结构,使得当管内流速大于超过一定限值后对水流进行封堵,达到自锁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有压钢管的自锁式封堵结构,连接在两段有压钢管之间,由带有上下底的圆筒状的圆形流道本体和堵头构成,圆形流道本体一端带有多个通孔,作为进水端,另一端带有多个通孔,作为出水端,圆形流道本体的内壁为内螺纹结构,堵头比圆形流道本体的长度要短,外壁带有与圆形流道本体内壁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使圆形流道本体与堵头通过螺栓连接相咬合,沿着堵头的轴向开有相同走向的多个斜向通孔,每个斜向通孔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堵头的两个端面上,在圆形流道本体管内流速超过一定限值后在堵头上所产生离心力可驱使堵头在圆形流道本体流道内沿螺纹进行旋转,并在出水端封闭水流,使流道内流速超过限值后对水流进行封堵,对管道进行自锁。
进水端和出水端上的通孔,在堵头与出水端内壁相贴合时,出水端上的通孔与堵头上的多个斜向通孔相错开,使水流不能通过。
所述堵头长度为圆形流道本体长度的1/3。
所述斜向通孔为4个螺旋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流道内部结构,使得当管内流速大于超过一定限值后对水流进行封堵,进而达到自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有压钢管的自锁式封堵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堵头的三维轴测图。
图3是堵头的正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8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