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热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8261.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倪飞;冯翼飞;刘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加福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1/08;F22B37/02;F22B37/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志同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9 | 代理人: | 唐红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热锅炉,包括壳体、管箱、管箱内件、平盖、封头、人孔、支撑底盘,壳体由前筒体、异型中段筒体和后筒体依序固定连接而成,前筒体与管箱之间设置有管板,管板的附近设置有分气筒,分气筒设在管箱内件的后端,壳体内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多根换热直管,换热直管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结构,换热直管敞开的一端穿过管板,换热直管内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内管,内管的前端穿过分气筒的外壁并与分气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内管的后端与换热直管的封闭的一端之间设有回流道,换热直管与套管之间设有弯折型的导热片。本发明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热锅炉。
背景技术
废热锅炉主要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来生产蒸汽的锅炉,能够合理使用剩余能源,并减少污染。目前,废热锅炉的换热管一般采用的U型管,而在弯制时有两大缺陷:一是弯管时弯曲部分内表面受压缩可能产生邹折;二是弯曲部分外表面受拉伸可能产生细微裂纹,不但会降低换热管使用性能,而且还存在不确定的质量隐患。在废热锅炉的使用过程中,一般U型管在一个直段进料,经过热交换,再通过弯曲的半圆部分进入第二个直段热交换,当换热管很长时显然两个直段的温差很大,造成热胀冷缩步调不一致,此部分产生的应力由弯曲部分协调,长期伸缩波动,弯曲部分就会产生疲劳损伤。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废热锅炉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废热锅炉,解决了现有废热锅炉中换热管难以制作、易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热锅炉,包括壳体、管箱、设置在管箱内的管箱内件、设置在管箱前端的平盖、设置在壳体后端的封头、人孔、支撑底盘,所述管箱内件的上接口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管箱内件的下接口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壳体由前筒体、异型中段筒体和后筒体依序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筒体与管箱之间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的附近设置有分气筒,所述分气筒设在管箱内件的后端,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根换热直管,所述换热直管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结构,所述换热直管敞开的一端穿过管板,所述换热直管内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穿过分气筒的外壁并与分气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后端与换热直管的封闭的一端之间设有回流道,所述换热直管与套管之间设有弯折型的导热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气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筒,所述内管的前端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伸入支撑筒中并与支撑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外径大于内管的外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接口通过焊接与管箱内件的上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管箱内件的上接口伸入进气管中,所述管箱内件的上接口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盖与管箱之间设置有隔膜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废热锅炉,与传统结构相比:
1)用换热直管代替U型管,无需弯制,制作更为方便,在废热锅炉使用过程中没有弯管段,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换热直管内设置套管,套管内设置内管,所述内管的后端与换热直管的封闭的一端之间设有回流道,使得一根换热直管同时实现进气和回流的换热循环功能,不会造成换热直管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提升换热效果,在换热直管与套管之间设有导热片,可以进一步提升换热效果,设置支撑板用来支撑换热直管,换热直管的前端插入管板中,能够更好的固定换热直管,换热直管中的套管3以及内管的后端不固定,套管3以及内管4可以自由伸缩防止换热直管过度拉伸而损伤,延长废热锅炉使用寿命并提升其安全性;
2)优选的,分气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筒,内管的前端的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伸入支撑筒中并与支撑筒固定连接,支撑管的外径大于内管的外径,此结构能够很好的固定住内管,支撑性好,并且支撑管的外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可以防止受力弯折,增加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加福,未经倪加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8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