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力发电厂优化用水及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9223.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成;范辉;高燕宁;石荣雪;王颖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G06Q10/04;G06Q50/06;F23G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张杰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体育***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发电厂 优化 废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优化用水及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决策支持平台和废水处理系统,决策支持平台和废水处理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沿水处理顺序依次连接的一级废水简单处理模块、二级废水深处理交叉利用模块、三级废水单效蒸发高度浓缩模块和末端废水煤场喷淋焚烧处理模块;所述决策支持平台包括有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方法库系统和决策平台。本发明将废水处理系统连接于决策支持平台,在决策支持的过程中,从数据库中中选择数据,从方法库中获取方法,从模型库中选择模型,然后将数据、算法、模型结合起来进行问题求解,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和知识库系统协同决策平台输出决策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力发电厂优化用水及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废水排放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从2001年的433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685亿吨,12年间增加了252亿吨,平均每年多排放了21亿吨废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4.3%。我国废水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以及少量的集中式污染设施排放源。在三种废水污染源中,工业废水特点是排放数量及污染物含量相对小,污染物种类多、治理难度大,引起水环境发生质化污染。
火电厂此前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方面,而对于循环水排污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废水尚无可靠的回用办法。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火力发电厂优化用水及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优化用水及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力发电厂优化用水及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决策支持平台和废水处理系统,决策支持平台和废水处理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沿水处理顺序依次连接的一级废水简单处理模块、二级废水深处理交叉利用模块、三级废水单效蒸发高度浓缩模块和末端废水煤场喷淋焚烧处理模块,用于对火力发电厂用水及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所述决策支持平台包括有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方法库系统和决策平台,决策支持平台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方法库系统均与决策平台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决策平台包括有人机交互界面和决策制定单元,人机交互界面和决策制定单元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库系统包括有数据析取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库、数据字典和数据查询模块,数据析取模块分别与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库通信连接,数据管理模块还分别与数据字典和数据查询模块通信连接,数据字典和数据查询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数据字典还分别与人机交互界面、模型库系统通信连接,模型库系统与人机交互界面均与方法库系统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型库系统包括建模处理器、模型管理维护模块、模型字典和模型库,模型管理维护模块分别与建模处理器、模型库、模型字典通信连接,模型库还与模型字典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模处理器还与人机交互界面通信连接,人机交互界面还与数据库系统通信连接,数据库系统还与方法库系统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法库系统包括有方法管理模块、方法字典和方法库,方法管理模块分别于方法字典、方法库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法管理模块还与数据库系统通信连接,数据库系统与模型库系统通信连接,人机交互界面还与模型库系统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9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