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9256.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彤;刘中祥;王殿永;高杰;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2;G01N3/56;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腐蚀 磨损 耦合 疲劳 试验装置 | ||
1.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疲劳试验机、侧向力加载模块及电解加速腐蚀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加速腐蚀模块包括直流稳压电源(13),直流稳压电源(13)上连接有正极导线(14)和负极导线(15),电解加速腐蚀模块还包括第一储液筒(19)和集液漏斗(18),第一储液筒(19)和集液漏斗(18)内均盛装有腐蚀介质(16),第一储液筒(19)的下方设有第一导管(17),第一导管(17)的一端与第一储液筒(19)连通,另一端沿测试钢丝(20)固定于钢丝接触面上,腐蚀介质(16)从第一导管(17)流出后沿测试钢丝(20)向下流动进入集液漏斗(18);
所述正极导线(14)的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13)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测试钢丝(20)连接,负极导线(15)的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13)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一导管(17)内与腐蚀介质接触,负极导线(15)与第一导管(17)之间密封连接,负极导线(15)延伸出第一导管(17)与测试钢丝(20)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介质(16)为3.5%的NaC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漏斗(18)的下方连通设有第二导管(181),第二导管(181)的下方设有第二储液筒(1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试验机包括底座和横梁(4),底座和横梁(4)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立柱(3),底座上设有下夹头(2),横梁(4)的下方设有上夹头(1),下夹头(2)和上夹头(1)之间放置有测试钢丝(20),下夹头(2)和上夹头(1)分别对测试钢丝(20)的两端进行夹紧,横梁(4)与上夹头(1)之间设有驱动件(40),驱动件(40)驱动上夹头(1)往复运动,带动测试钢丝(20)往复伸长发生疲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力加载模块包括对称分布的水平承台(9),水平承台(9)分别安装固定在两个立柱(3)上,两个水平承台(9)水平对其,水平承台(9)之间设有滑动托板(8),滑动托板(8)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腰形孔(31),滑动托板(8)上设有第二腰形孔(30),测试钢丝(20)穿过第二腰形孔(30),第二腰形孔(30)与一侧的第一腰形孔(31)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螺纹孔(32),滑动托板(8)通过螺杆穿过第一腰形孔(31)安装固定在水平承台(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托板(8)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上设有滑动槽和导向支撑柱,支撑板(7)之间设有加载块(5),加载块(5)位于滑动槽内,加载块(5)上安装有第一加载钢丝(21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块(5)包括加载块体(28),加载块体(28)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螺杆(281),加载块体(28)的两端均设有牵引杆(29),加载块体(28)上设有第一半圆柱形槽道(282),第一加载钢丝(21a)位于第一半圆柱形槽道(282)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杆(281)进行卡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丝腐蚀磨损耦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托板(8)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螺栓(12),螺栓(12)通过螺纹孔(32)固定在滑动托板(8)上,螺栓(12)上设有固定螺母,螺栓(12)上设有支撑块(6),支撑块(6)上安装有第二加载钢丝(21b),通过转动螺栓(12),调节支撑块(6)的高度,使第一加载钢丝(21a)和第二加载钢丝(21b)位于同一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92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