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雾生成组件以及水雾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0014.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8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喻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建荣 |
主分类号: | B05B17/04 | 分类号: | B05B17/04;B05B9/04;A61M11/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石来杰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生成 组件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水雾生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导流结构,其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水雾生成腔和与水雾生成腔位置对应的喷雾孔,水雾生成腔上设置有与喷雾孔相互连通的多个导流通道;液体分散结构,其包括下端封闭的管体,管体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液体分散孔;其中,管体定位在基体上,且管体的下端与水雾生成腔的进液端口位置对应,管体的下端面与水雾生成腔的内底面之间存在空腔,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管体的液体经液体分散孔、空腔、导流通道和喷雾孔后形成水雾而排出。其水雾生成组件的结构简单,并且为集成式结构,使得拆装方便,便于组装,而且水雾生成的效率较高,所生成的水雾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转变为水雾状排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雾生成组件以及水雾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等公共场合中的人员经常需要对手部进行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及相互交叉感染,现在医院等公共场合中普遍采用的是按压式的消毒瓶进行消毒,然而使用者在按压消毒瓶后出液而进行消毒,因此在按压容易导致消毒瓶受到感染,使得按压式消毒瓶不能很好地满足医务人员在消毒过程中的便捷性的要求,从而耽误消毒时间,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有鉴于上述缺陷人们研发出了一种自动出消毒液的消毒液机,其抽液泵通过输液管将消毒液瓶中的消毒液抽取至喷雾头处以水雾状喷出供使用者进行手部消毒,然而目前的喷雾头结构复杂,不便于拆装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拆装更换,以及喷雾效果较佳的一种水雾生成组件以及水雾生成方法。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水雾生成组件,包括:
液体导流结构,其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水雾生成腔和与水雾生成腔位置对应的喷雾孔,水雾生成腔上设置有与喷雾孔相互连通的多个导流通道;
液体分散结构,其包括下端封闭的管体,管体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液体分散孔;
其中,管体定位在基体上,且管体的下端与水雾生成腔的进液端口位置对应,管体的下端面与水雾生成腔的内底面之间存在空腔,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管体的液体经液体分散孔、空腔、导流通道和喷雾孔后形成水雾而排出。
作为优选,多个液体分散孔呈环形阵列设置于管体下端的内壁上或管体下端封闭部的内侧面。
作为优选,管体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管体下端内壁上的各液体分散孔连通的通孔,且多个通孔呈环形阵列设置。
作为优选,管体的下端插入水雾生成腔内,且管体的下端外周侧面与水雾生成腔的内壁贴合。
作为优选,喷雾孔的上端底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圆弧面。
作为优选,水雾生成腔的内底面设置有分别与喷雾孔和导流通道连通的定位槽,管体的下端封闭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定位槽位置对应的定位柱,定位柱对应插入定位槽内,并且定位柱的外周侧面与定位槽的内壁贴合,使导流通道上与定位槽连通的口部得到封堵,定位柱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圆弧面。
作为优选,喷雾孔的下端口直径小于喷雾孔的内径。
作为优选,喷雾孔下段部位为锥形孔,且锥形孔的下端口直径小于上端口直径。
作为优选,多个导流通道呈环形阵列排布,并且各导流通道的外侧内壁内侧端与喷雾孔呈相切状态。
作为优选,基体上具有水雾生成腔上端口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环槽,且管体上设置有定位环体,定位环体固定在定位环槽内。
作为另一方面,一种水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在压力作用下液体进入管体,且管体内的液体分别通过多个液体分散孔进行分散式进入液体导流结构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建荣,未经喻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0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结构及空压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检测与治理的在线预约修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