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及导入外泌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0415.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钟超;祁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极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极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20 | 代理人: | 李凌峰;王竹荣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纳米 晶片 装置 导入 外泌体 方法 | ||
1.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包括纳米微针晶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纳米微针晶片中央具有通孔,第一电极固定于通孔内,其形状与通孔相适应,第二电极为环状电极,并环绕固定于纳米微针晶片外围,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为纳米微针晶片供电,并向第一电极提供第一电荷,第二电极提供第二电荷,若第一电荷为正电荷,则第二电荷为负电荷,反之若第一电荷为负电荷,则第二电荷为正电荷,使用时,纳米微针晶片、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能够与被处理皮肤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天线子向量循环约束优化波束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电极的外边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内边与纳米微针晶片的外边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针晶片的外围为矩形,长宽均为3-10mm,其阵列凸点数量64-100个,阵列凸点的高度为50-300μm,锥度为(4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直流脉冲电流的工作频率为5-30HZ,其输出功率为2.5-15W。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发生器,以纳米微针晶片具有阵列凸点的那一面为正面,则其背面固定于振动发生器上,所述振动发生器使用时能够使该纳米微针晶片在与垂直于该纳米微针晶片正面的方向上震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振动发生器与纳米微针晶片之间,则纳米微针晶片的背面固定于振动发生器上是指:纳米微针晶片固定在垫片上,垫片固定于振动发生器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器的工作频率为5-20HZ,其功率为10-30W。
9.导入外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外泌体混合液涂抹于皮肤上,在使用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之前,先设置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电流的工作参数,采用该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将涂抹于皮肤上的外泌体混合液导入皮肤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入外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为如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时,在采用该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将涂抹于皮肤上的外泌体混合液导入皮肤中时,还将振动发生器的工作参数设置为频率5-20HZ及功率20W,并令其工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入外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混合液的浓度为200μg/ml;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电流的工作频率为5-30HZ,其输出功率为2.5-15W。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导入外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该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将涂抹于皮肤上的外泌体混合液导入皮肤中是指:将该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置于涂抹了外泌体混合液的皮肤上,且该微电流纳米微针晶片装置中的纳米微针晶片的阵列凸点、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与皮肤相接触,在同一接触区域持续工作至少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极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极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04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缺陷预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