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1728.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祥斯知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1F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安利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球,所述混合球顶部连通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齿圈,所述转动座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驱动箱顶部并延伸至驱动箱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位于驱动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座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驱动齿圈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搅拌杆,所述弧形搅拌杆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拨动装置,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该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能够使内侧与外侧的原料及添加剂混合均匀,方便调解混合球内部原料的位置,能够使原料充分与添加剂接触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
目前纺织印染过程中对印染原料的混合所使用的混合装置通常混合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原料和添加剂添加口的限制,导致靠近添加口的原料融合的添加剂比较充分,使得混合过程中内外侧的混合程度不同,容易影响印染的上色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解决了目前纺织印染过程中对印染原料的混合所使用的混合装置通常混合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原料和添加剂添加口的限制,导致靠近添加口的原料融合的添加剂比较充分,使得混合过程中内外侧的混合程度不同,容易影响印染的上色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印染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球,所述混合球顶部连通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齿圈,所述转动座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驱动箱顶部并延伸至驱动箱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位于驱动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座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驱动齿圈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搅拌杆,所述弧形搅拌杆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拨动装置,所述弧形搅拌杆底部通过轴承与混合球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混合球内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支撑杆贯穿推动装置的一端与出料口内壁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原料和添加剂依次从进料管添加到混合球内部,然后打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和驱动齿圈带动弧形搅拌杆转动,弧形搅拌杆带动拨动装置转动,拨动装置转动的同时触发推动装置工作,推动装置可带动其内侧的原料与外侧的原料交换位置,方便内侧与外侧的原料及添加剂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弧形搅拌杆设置有若干组并且绕驱动齿轮的中心位置环形分布,所述拨动装置设置有若干组并且两端均与弧形搅拌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一侧通过连接轴与叶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圈内壁开设有与滑动装置相适配的限位滑槽,所述弧形杆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分布在转动座外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底部通过支架与混合球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靠近转动座的一侧与驱动齿圈一侧啮合。
优选的,所述拨动装置包括弧形拨动座,所述弧形拨动座内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通过转动栓转动连接有滚动防护装置,所述转动槽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弧形拨动座顶部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拨动装置上设置有减重孔和加强柱,可减轻装置的重量,降低对电机的扭矩要求,并且通过加强柱能够提高弧形拨动座的强度,避免弧形拨动座弯曲,并且椭球型的加强柱,抗弯曲的能力较好。
优选的,所述弧形拨动座两端均与弧形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防护装置设置有若干组并均匀分布在转动槽内部,所述加强柱设置为椭球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祥斯知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祥斯知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