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转子、电机及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2327.6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嘉;朱晓光;刘锋;孙宗炜;贾儒;萧晓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孙长江;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压缩机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及压缩机,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直轴上设有隔磁结构;所述隔磁结构包括沿所述直轴位置对称的第一隔磁孔、第二隔磁孔;所述第一隔磁孔尺寸与所述第二隔磁孔的面积不同。本公开的电机转子在永磁体与电机转子外圆之间的磁通路径上设隔磁孔,隔磁孔具有引导磁通路径,平衡磁路饱和的作用,能够降低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并提高电机的磁阻转矩。本公开采用直轴两侧面积不同的隔磁孔,根据转子磁场的强弱变化设置不同面积的隔磁孔,使得转子磁场均匀,进一步的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磁钢嵌入式永磁同步的电机,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密度,较宽的频率运行范 围以及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伺服、电力牵引、办公自动化、家用电 器等场合。
相关技术中的永磁同步电机通常在直轴设置一定形式即尺寸的隔磁孔,提 高电机的效率。但相关技术使用的隔磁孔形式无法兼顾降低转子表面杂散损耗 及降低电机转矩脉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使用的隔磁孔形式无法兼顾降 低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及降低电机转矩脉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 机及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
转子本体,转子本体上设有隔磁结构;
隔磁结构包括沿直轴位置对称的第一隔磁孔、第二隔磁孔;第一隔磁孔尺 寸的面积与第二隔磁孔的面积不同。
本公开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磁孔设置在直轴与转子本体的旋向相同一侧,第 二隔磁孔设置在直轴与转子本体的旋向相反一侧,第一隔磁孔的面积小于第二 隔磁孔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磁孔沿转子本体的径向方向的两端弯向第一隔磁 孔最接近的交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磁孔沿转子本体的径向方向的两端弯向第二隔磁 孔最接近的交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磁孔沿转子本体的径向方向的形状为弧形、折线 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第二隔磁孔沿转子本体的径向方向的形状为弧形、 折线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磁孔的数量为M,满足1≤M≤10;和/或,第二 隔磁孔的数量为N,满足1≤N≤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磁孔包括第一隔磁孔一、第一隔磁孔二,第二隔 磁孔包括第二隔磁孔一、第二隔磁孔二,第一隔磁孔一与第二隔磁孔一的位置 沿直轴对称,第一隔磁孔二与第二隔磁孔二的位置沿直轴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磁孔一的面积小于第二隔磁孔一的面积,和/或, 第一隔磁孔二的面积小于第二隔磁孔二的面积。
一种电机,采用上述的电机转子。
一种压缩机,采用上述的电机转子。
本公开提供的电机转子、电机及压缩机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电机转子,在永磁体与电机转子外圆之间的磁通路径上设置隔磁 结构,隔磁孔具有引导磁通路径,平衡磁路饱和的作用,能够降低转子表面杂 散损耗并提高电机的磁阻转矩,降低电机成本。电机定子磁场与电机转子磁场 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直轴磁场和定子交轴磁场对转子的磁极具有相应的增 强和减弱作用,导致转子直轴两侧的磁场强弱有别,传统转子隔磁结构采用相 同面积的隔磁孔,导致电机的转矩脉动增加,本公开采用直轴两侧面积不同的 隔磁孔,根据转子磁场的强弱变化设置不同面积的隔磁孔,使得转子磁场均匀, 进一步的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杨梅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医疗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