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采集及能源多级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2619.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薛根;梁永波;刘军其;梁彪;韦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采集 能源 多级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数据采集及能源多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管理中心服务器、数据采集器和辅助通信设备,所述能源管理中心服务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辅助通信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辅助通信设备用于连接现场设备及电力调度机构;
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使用能源的场景的设备及电力调度机构的信息;
所述辅助通信设备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器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能源管理中心服务器;
所述能源管理中心服务器包括:
能源监视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辅助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配电监测、水管网监测、燃气管网监测、冷热网监测,并实时显示社区总体产能、用能情况;
能源统计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辅助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息统计社区产能单元当日、当月、当年的总产能及各产能单元的产能,并进行产能排名,对社区当日、当月、当年的总能耗分类统计、分项统计、分单元统计,并进行能耗排名;产能分析模块从大电网、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系统、燃气三联供系统上统计分析;
能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辅助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分单元进行逐时、逐日、逐月、逐年的用能趋势分析及对标分析,分项、节能诊断模块用于依据产能、能耗分析结果,查找能源使用漏洞,提出节能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管理中心服务器还包括:
能源管理模块,用于应用协调控制策略,实现社区内能源管理;
运维管理模块,用于进行设备台账管理,运行日志管理,故障报表管理及用户权限管理;
网页发布模块,用于实现能源管理中心数据的网页浏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光伏并网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燃气三联供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各支路开关设备、电表、水表、气表、热表和环境监测仪;
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现场设备包括的各个器件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信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串口服务器、无线设备、光电转换器、光串转换器和转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管理模块,还用于:
在供暖季节,控制所述燃气三联供系统和所述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热力或冷气供给;在电网正常时,控制所述产能单元最大功率运行,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在低谷电价时充电,在峰值电价时放电;在电力调度机构对工业园区总体发电、且电网异常时,控制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网,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运行;在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出力超过负荷需求时,控制风电系统并网给社区负荷供电;在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出力不满足负荷需求时,控制燃气内燃机发电以补偿剩余光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管理模块,还用于:
在非供暖季节,控制燃气三联供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均不启动;在子电网异常时,控制储能系统建立电压和频率,控制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并网给社区负荷供电,在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出力超过负荷需求时,给储能系统充电,若储能系统电池已充满,对光伏系统、风电系统进行限功率控制,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出力不满足负荷需求时,控制储能系统补偿剩余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6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