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2650.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李文君;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40 | 分类号: | H01J49/40;H01J49/06;H01J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项凯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射 检测 离子 迁移 结构 | ||
1.一种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迁移件(2)和探测区(3);
其中,迁移件(2)包括位于电离源(1)处的输入电极板(21)、位于探测区(3)处的输出电极板(22),所述输入电极板(21)和输出电极板(22)之间设置有多个反射电极板组(23),所述输入电极板(21)、反射电极板组(23)和输出电极板(22)呈波浪状排布,所述输入电极板(21)、反射电极板组(23)和输出电极板(22)之间为迁移区(4);
所述电离源(1)区电离出的离子进入到所述输入电极板(21)内,并在反射电极板组(23)的作用下,将离子反射到输出电极板(22)直至输入到探测区(3)内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板组(23)包括进行反射离子的第一电极板(231)和第二电极板(232),所述第一电极板(231)和第二电极板(232)之间形成反向电场让离子改变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板(21)和输出电极板(22)分别位于迁移区(4)的左侧和右侧,位于所述迁移区(4)左侧的第一电极板(231)和输入电极板(21)沿竖直方向排布,位于所述迁移区(4)右侧的第一电极板(231)和输出电极板(22)也沿竖直方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所述输入电极板(21)和第一电极板(231)和同侧的所述输出电极板(22)和第一电极板(231)的预设距离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板(21)顶端往输出电极板(22)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电极板(231)和输出电极板(22)竖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板(21)、第一电极板(231)和输出电极板(22)均设置为能够设定电压的同时允许离子通过的丝网状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区(3)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用于对输出电极板(22)输出的离子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设置为法拉第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射和检测的离子迁移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板(21)、输出电极板(22)和反射电极板组(23)材质为合金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6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锂电池外壳及其密闭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