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3334.8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云;景伦斌;李计考;宋小来;王士敏;朱泽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布线结构包括两组交叉的第一电极导线与第二电极导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包括导电块与隧道,所述第二电极导线包括导电块与连接线,所述第二电极导线的导电块通过连接线相连,所述第一电极导线的导电块通过隧道相连。所述导电块与隧道位于基板上,所述隧道上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远离隧道的一侧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隧道被绝缘层绝缘隔开,且至少在基板上具有部分投影交叉重叠。在设计隧道时,同时设计次导电块。在跨台阶位置的导电层设置为两层,降低连接线需要跨越的台阶的高度,使得连接线在通过绝缘层的边缘进行跨台阶时,抗静电能力提升降低连接线被静电击伤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OGS结构电容式触摸屏的布线结构如图1所示,布线包括两组交叉的第一电极导线与第二电极导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包括导电块101与隧道104,所述第二电极导线包括导电块101与连接线102,所述第二电极导线的导电块101通过连接线102相连,所述第一电极导线的导电块101通过隧道104相连。所述导电块101与隧道104位于基板(图上未示出)上,所述隧道104上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103,所述绝缘层103上远离隧道104的一侧设有连接线102,所述连接线102与所述隧道104被绝缘层103绝缘隔开,且至少在基板上具有部分投影交叉重叠。
由于在生产时,先在基板上设置隧道104,再设置绝缘层103,然后设置导电块101和连接线102,所述导电块101与隧道104位于基板上,所述连接线102与下方隧道104之间采用绝缘层103隔开,触摸屏在工作过程中,布线上的电,线路中的高电场会引起快速、自发的电荷转移,并伴随着静电放电,往往发生电量的转移、电流的产生和电磁场辐射,此过程会破坏原有的电路结构,尤其是在绝缘层103上方的连接线102上容易产生静电累积,击伤连接线102,对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影响,降低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旨在克服触摸屏布线的静电放电,击伤触摸屏连接线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与传统触摸屏类似的,其还可以包括有触控模组及LCD显示模组,改进之处主要在于布线结构,通过对布线的全部或部分导线的结构进行改进,解决静电放电击伤触摸屏连接线的问题。
具体的,该电容式触摸屏的布线结构包括两组交叉的第一电极导线与第二电极导线,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包括导电块与隧道,所述第二电极导线包括导电块与连接线,所述第二电极导线的导电块通过连接线相连,所述第一电极导线的导电块通过隧道相连。所述导电块与隧道位于基板上,所述隧道上远离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远离隧道的一侧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隧道被绝缘层绝缘隔开,且至少在基板上具有部分投影交叉重叠。
本发明与传统电容式触摸屏的区别在于,在设计隧道时,同时设计次导电块。进而,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增加生产工序,就可以在跨台阶位置的导电层设置为两层,增加导电层厚度的同时,降低连接线需要跨越的台阶的高度,使得连接线在通过绝缘层的边缘进行跨台阶时,抗静电能力提升降低连接线被静电击伤的概率,提高触摸屏的可靠性,并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容式触摸屏的布线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第一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第二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第三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第四布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