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和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3658.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典军;张义光;杨代坤;石景祯;冯付韬;沈卫立;钱兵保;余秀英;杨超;李永祥;任来超;蒋健安;丁旭;付敏翔;蒋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于妙卓 |
地址: | 3116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换热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和板式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包括:冷侧板,其上设有冷介质通道;热侧板,其上设有热介质通道,所述冷侧板和所述热侧板交替叠放;夹板,若干所述夹板设于相邻的所述冷侧板和所述热侧板之间,所述夹板上设有检漏通道,其中通过所述夹板上的第一隔挡部形成所述检漏通道。通过设置有夹板,占用空间较小,且冷侧板和/或热侧板被穿透时,冷侧板中的冷介质和/或热侧板中的热介质会进入夹板,从而避免了内漏对换热器及换热系统造成不良后果的影响,并可借助于观察或者检测件可获知出现了被穿透的情况从而采取例如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停止运行等应对措施,反应灵敏,以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和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通常由边板、冷侧板、热侧板等其它零部件组成。冷侧板带有冷介质通道,热侧板带有热介质通道。冷侧板与热侧板交替叠放,形成两种通道交替叠放,以分开两种介质避免混合,且实现两种介质之间的热量传导。将边板、冷侧板、热侧板以不同方式叠置起来,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
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冷侧板、热侧板存在被穿透而发生内漏的情况,其中内漏是指两种介质混合后相互污染而造成介质浪费。当发生内漏时,会降低换热效果,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损坏、破坏系统,甚至会出现破坏环境或爆炸的不良后果。为此,亟需解决如何避免内漏对换热器造成不良后果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避免内漏对换热器造成不良后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和板式换热器。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包括:
冷侧板,其上设有冷介质通道;
热侧板,其上设有热介质通道,所述冷侧板和所述热侧板交替叠放;
夹板,若干所述夹板设于相邻的所述冷侧板和所述热侧板之间,所述夹板上设有检漏通道,其中通过所述夹板上的第一隔挡部形成所述检漏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边板,其设于最外侧的所述冷侧板的外侧和/或设于最外侧的所述热侧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检漏通道沿所述夹板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检漏通道延伸至所述夹板的边沿。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漏贯通通道,其贯通设置且外露于最外侧的板;所述夹板上还设有检漏汇集通道,所述检漏汇集通道连通多个所述检漏通道,所述检漏汇集通道连通于所述检漏贯穿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检漏贯穿通道靠近所述检漏通道的端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上还设有第二隔挡部,所述第二隔挡部和所述检漏通道同侧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挡部的周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挡部和所述第二隔挡部之间形成有所述检漏汇集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挡部为框形设置。
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如上述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