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断丝自动识别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3791.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郁涛;王刚;马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超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6;G01N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识别 绞线弯折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断丝自动识别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其能解决现有绞线弯折试验装置不具备低成本断丝自动识别功能的技术问题。具有断丝自动识别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动力单元、摆臂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摆臂位于上夹具安装位置的下方设有塑料套筒,塑料套筒由上气缸驱动沿拉直绞线的延伸方向移动,塑料套筒内安装有供绞线贯穿并且能够防止绞线晃动的橡胶圈,塑料套筒的下部安装有检测铜环,摆臂位于上夹具固定位置的上方设有插座,插座、电流表、电源、检测铜环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电流表与单片机电控连接,底座上滑动安装有提供绞线弯折支点的仿形块,仿形块由下气缸驱动左右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绞线弯折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断丝自动识别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绞线在耐疲劳试验的反复弯折过程中,出现单丝断裂。传统单丝断裂记录需试验人员现场手动操作,这就意味着试验人员需长时间守在试验机器旁边。现有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能够对绞线耐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形态进行识别,具体的,该系统使用摄像设备记录试验过程中绞线的状态,并将之与预存在系统里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对比,当单丝发生断裂等异常情况,能自动进行识别判定,但该系统成本高,限制了断丝自动识别功能在绞线弯折试验装置的应用、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断丝自动识别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其能解决现有绞线弯折试验装置不具备低成本断丝自动识别功能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具有断丝自动识别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夹持绞线的上夹具、下夹具,与上夹具连接并由动力单元驱动带动旋转的摆臂,以及底座,所述上夹具安装于所述摆臂,所述下夹具安装于底座,所述动力单元为伺服电机或伺服旋转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位于所述上夹具安装位置的下方设有塑料套筒,所述塑料套筒由上气缸驱动沿拉直绞线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塑料套筒内安装有供绞线贯穿并且能够防止绞线晃动的橡胶圈,所述塑料套筒的下部安装有检测铜环,所述摆臂位于所述上夹具固定位置的上方设有插座,所述插座、电流表、电源、检测铜环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所述电流表与单片机电控连接,所述底座上滑动安装有提供绞线弯折支点的仿形块,所述仿形块由下气缸驱动左右移动, 所述仿形块的外侧设有与塑料套筒配合的避让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上安装有与所述塑料套筒配合的上导轨组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仿形块配合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所述电源和所述动力单元安装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下安装有线盘支撑辊,所述线盘支撑辊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工作平台位于所述线盘支撑杆上方设有供绞线贯穿的穿孔。
本发明的绞线弯折试验装置,通过插座、电流表、电源、检测铜环形成检测电路,测试状态的绞线的上端与插座相连,当其与仿形块配合形成90度弯折的部位出现单丝断裂,断裂后的单丝向外翘出,与检测铜环接触,检测电路导通,电流表信号反馈至反馈至单片机记录;本发明对现有的弯折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成本低,能够促进断丝自动识别功能在绞线弯折试验装置的应用、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塑料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超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超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