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装置的密封组件及清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4615.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范苏湘;杨文博;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10;A47L9/16;A47L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装置 密封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的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位于尘杯的内筒边缘,形成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尘杯的一级灰尘区的阻挡结构;在清洁装置工作时,第二密封件位于一级灰尘区与二级灰尘区之间形成一级灰尘区与二级灰尘区的阻挡结构。本发明在尘杯安装后即清洁装置位于吸尘状态时,第一密封件将外界与一级灰尘区隔离开,在进气管道将灰尘引导的过程中,防止未经过滤的灰尘气体进入一级灰尘区影响吸尘效果;清洁装置位于吸尘状态时,第二密封件将旋转管道中的二级灰尘区与尘杯中的一级灰尘区隔离开,防止未经过滤的尘埃从二级灰尘区进入主体部,造成吸尘时气体的混乱串流,影响吸尘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的密封组件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尘器利用电机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在压差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常见的手持式吸尘器中,集灰筒或尘杯,一般安装在进气口旁边。集灰筒或尘杯可以存储吸尘器过滤后的灰尘,但是市面上大多数尘杯直接套装在进气管道上,或者位于进气管道的侧面,与进气管道直接或间接连通。在拆卸掉尘杯时,灰尘很容易进去进气管道,且在进气管道吸尘时,外界空气进入尘杯内,影响灰尘进入尘杯内。此外,目前的吸尘器常具备刮灰功能,在刮灰过程中,现有结构中的缺陷更容易造成扬灰。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的组件及清洁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清洁装置的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尘杯的内筒边缘,以形成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尘杯的一级灰尘区的阻挡结构;
在清洁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一级灰尘区与二级灰尘区之间,形成一级灰尘区与二级灰尘区的阻挡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环形件上,在所述环形件被弹射过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抵触尘杯的内筒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件包括第一环形支架、连接支架及第二环形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第一环形支架与所述第二环形支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环形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为软质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最小内径小于进气管道的最大内径,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抵触进气管道的外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抵触尘杯的外筒的内壁与过滤器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环形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件的最小内径小于过滤器的最大内径,以使所述第三密封件抵触过滤器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件设有导柱,所述导柱容纳弹射装置,在弹射装置的弹射作用下所述环形件运动并推动抵靠的尘杯运动。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尘杯、旋转管道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的密封组件;所述尘杯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一级灰尘区,所述旋转管道内设有二级灰尘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