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4839.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6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波;陈禅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A23L11/5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58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生产 系统 | ||
1.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
菌种培育区(1)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4),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3)驱动菌种培养盒(8)沿摇动平台(4)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
所述的摇动平台(4)的结构为:支座(43)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元件(42),弹性元件(42)的顶部与平板(41)固定连接,在支座(43)上设有凸轮驱动机构(44)或曲柄摇杆机构(45)以驱动平板(41)摇动;菌种培育区(1)设有菌液收集平台(7),用于收集菌种培养盒(8)内的菌液;
固体发酵区(2)设有菌液接种箱(26),用于以收集的菌液给豆子发酵盒(15)内的豆子接种;
固体发酵区(2)内还设有多个发酵平台(25),发酵平台(25)互相连接组成生产线,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3)驱动豆子发酵盒(15)沿着发酵平台(25)的生产线行走;
所述的菌种培养盒(8)结构为:盒体(81)的侧壁设有滑槽(84),盒体滑动侧壁(86)滑动安装在滑槽(84)内,盒体滑动侧壁(86)通过拉簧(85)与盒体(81)连接,以使盒体滑动侧壁(86)处于封挡状态;
盒体(81)的底部设有延伸的足部,高度大于或等于盒体滑动侧壁(86)的高度,在盒体滑动侧壁(86)的底部设有拨杆(83),拨杆(83)配合开启导轨(27)用于驱动盒体滑动侧壁(86)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盒体(81)内设有培养毯(82),培养毯(82)内表面设有培养基(88),培养毯(82)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81)的侧壁开启,培养毯(82)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菌液收集平台(7)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8)行走的推拉输送装置(3);
菌液收集平台(7)首端与摇动平台(4)生产线的尾端连接;
在菌液收集平台(7)的至少一侧设有开启导轨(27),开启导轨(27)与拨杆(83)接触,开启导轨(27)靠近菌液收集平台(7)首端的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用于压下拨杆(83)使盒体滑动侧壁(86)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菌液收集平台(7)的至少一侧设有菌液收集槽(5)用于收集菌液;
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1);
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还与送风装置(13)连接,送风装置(13)的入口设有空气灭菌过滤装置(12),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到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内,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为正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菌液收集槽(5)的下方设有菌液盒(6),菌液盒(6)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提升装置(9),用于将菌液注入到菌液接种箱(26)内,菌液接种箱(26)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物料转移小车(22),物料转移小车(22)的结构为:移动车体(223)顶部设有多个转辊(221),移动车体(223)的顶部设有驱动链(222),驱动链(222)与推板(224)固定连接,用于将移动车体(223)顶部的盒体推送至其他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菌种培育区(1)的入口处设有培养基消毒间(21),培养基消毒间(21)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用于给菌种培养盒(8)接种;
培养基消毒间(21)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8)行走或者进入到菌种培育区(1);
在培养基消毒间(21)与菌种培育区(1)之间设有闸板(2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19)底部设有成阵列布置的多个喷口,用于使菌种在一个平面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固体发酵区(2)的入口设有豆子消毒间(14),豆子消毒间(14)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输送豆子发酵盒(15);
在豆子消毒间(14)与固体发酵区(2)之间设有闸板(28);
固体发酵区(2)还与后熟装置(23)连接,后熟装置(23)与粉碎装置(1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8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褶皱的铝箔纸烘干工艺
- 下一篇:颗粒机运动件性能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