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散热测试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4972.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9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徐彦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散热 测试 装置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散热测试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温度收集端模块、温度接收端模块和上位机;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设置于服务器内的测温点,且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与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采集服务器内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将温度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温度传感器在机箱内采集多跟内存条的温度,在机箱内的温度收集端模块汇总,然后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温度接收端模块,实时上传至PC内,将机箱内的数据进行汇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器散热测试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目前数据时代,大规模的数据在各个行业中应用,大量数据信息的传输都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持。目前,市面上服务器的研发、生产、测试、运维的工作量剧增,随着服务器运行速度的不断增加,服务器内存等部件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也不断增加。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除,则服务器将会出现死机,甚至损坏等风险。当内存被放在散热条件差的状态下,会导致内存驱动过早损坏,并且服务器其他的组件也会出现大量故障,极大可能会发生宕机、死机的现象。
所以我们在服务器的研发阶段,对于内存的散热测试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内存的散热测试的是一个冗杂耗时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有时会因为测试中的一些避免不了的人员流动,引起风流以及环境温度等的变化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最终导致内存的散热设计造成偏差,现有内存散热测试的方法很繁杂,有时还会由于操作者的一些微小错误,还容易出现结果偏差的问题。
以内存部件为例,目前在散热测试过程中会使用热电温度计,温度侦测探头需要与待测内存等部件接触,测量内存颗粒表面的实时温度,热电偶的信号线需要从机箱中内存表面,通过机箱的空隙,引线至机箱外,插在热电偶的显示终端上,实时查看内存的温度。
目前这种方式需要从机箱内引出信号线,机箱结构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散热的风道与设计的不能完全一致,导致测试时的数据会与使用时不一致,影响测试结果。
当多路内存满配(例如4路,48根内存条)服务器时,测量多跟内存条的数据时,由于常规的热电偶点温计目前支持温度采集的通道较少,且需要引出多路热电偶信号线,对于内存散热测试影响很大。
同时,通过热电偶采集内存温度信息中没有时间戳,无法与服务器自带的内存温度检测数据、服务器的转速、服务器的功率做横向实时对比,给测试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散热测试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温度传感器在机箱内采集多个内存条的温度,在机箱内的温度收集端模块汇总,然后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温度接收端模块,实时上传至PC内,将机箱内的数据进行汇总。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服务器散热测试装置,温度收集端模块、温度接收端模块和上位机;
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设置于服务器内的测温点,且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与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讯连接;
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采集服务器内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将温度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通过USB端口与所述上位机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与所述温度接收端模块通过433M、2.4G、5G、蓝牙或WIFI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还通过串口总线与服务器的BMC通讯连接;
所述温度收集端模块通过BMC收集服务器的温度调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