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切伦科夫辐射机制的超材料慢波结构单元及慢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5137.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涛;孔祥天;令钧溥;皮明瑶;何宇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切伦科夫 辐射 机制 材料 结构 单元 | ||
1.一种基于切伦科夫辐射机制的超材料慢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金属圆波导(1)、第一超材料谐振单元(2)和第二超材料谐振单元(3),所述空心金属圆波导(1)为微波源外导体,所述第一超材料谐振单元(2)和第二超材料谐振单元(3)结构参数一致,两者关于XOY平面镜像排列,共同嵌入空心金属圆波导(1)内部,组成单个周期的慢波结构;第一超材料谐振单元(2)和第二超材料谐振单元(3)之间的距离为d,满足4mm≤d≤10mm;
所述超材料谐振单元包括漂移管(A)和超材料谐振结构(B),所述漂移管(A)的内半径为r1,管壁厚度为t2,长度为L1,满足20mm≤r1≤32mm,1mm≤t2≤4mm,3mm≤L1≤7mm,所述超材料谐振结构(B)的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3,长度为t1,满足42mm≤r3≤48mm,4mm≤t1≤8mm,且r3(r1+t2+d3);在超材料谐振结构(B)外侧,周期性地挖出四个“山”字形结构,“山”字的中间笔画的厚度为d2,满足4mm≤d2≤6mm,组成支撑杆,用于将超材料谐振单元固定在空心金属圆波导(1)上,“山”字两边凹陷的宽度均为d1、凹陷的深度均为d3,满足3mm≤d1≤6mm,2mm≤d3≤5mm,超材料谐振结构(B)外侧除四个“山”字形结构的其余部分为外半径为r2的异形结构,满足r2<r3且28mm≤r2≤40mm。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切伦科夫辐射机制的超材料慢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金属圆波导(1)、第一超材料谐振单元(2)和第二超材料谐振单元( 3) 为不锈钢或铜。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超材料慢波结构单元组成的超材料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波结构的周期为p,满足35mm≤p≤50mm且p[2*(t1+L1)+d],n个慢波结构单元沿微波源轴向周期排列,组成超材料慢波结构,n取5—10。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材料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慢波结构单元的个数n=5。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超材料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工作频率范围在1.8-2.0GHz,且工作模式为准TM01模式的L波段超材料慢波结构,相应的尺寸设计为:r1=30mm,r2=40mm,r3=44m,d=5mm,d1=6mm,d2=6mm,d3=4mm,t1=6mm,t2=2mm,L1=5mm,p=44mm,n=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1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