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5161.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68 | 分类号: | H01H71/68;H01H7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陈海祥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望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10 kv 配电 线路 永磁 智能 断路器 应急 合闸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10KV配电电网线路技术领域,具体为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故障无法合闸、维护不便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本发明主要由壳体、PLC、隔板、滑柱机构、切换机构和底座机构组成,通过直接安装在永磁智能断路器内,解决了永磁智能断路器在故障后不能手动合闸的难题,不但可以在原控制器因失电不能工作情况下对电网供电线路恢复合闸供电,能够在原控制器内部电源、通讯、导向、控制及软硬件系统独立故障或连锁故障甚至全部故障情况下对断路器执行应急合闸操作,其操作简单,结构小巧,生产成本低,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0KV配电电网线路技术领域,具体为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智能断路器是近几年国家电网建设中10KV配电线路大量安装使用的开关设备,与传统的弹簧智能断路器相比,技术更先进,动作更可靠,线路发生故障时分闸速度更快;能更有效更快速更精准切除线路故障,越来越受到电力系统青睐,但是现有的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本身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断路器就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分闸,不能人工手动操作合闸,即断路器对电网线路停电后,由于自身故障,无法再通过合闸操作对电网进行恢复供电,成为其设备在电网使用中的致命弱点,严重制约了设备推广应用,也成为电力系统内设备运维部门和一线运维人员难以接受的设备缺陷和难以承受的维保压力;现有的解决方案如携带蓄电池、备用UPS电源和专用应急控制器等,都存在携带不便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网10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通过设置切换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合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网KV配电线路永磁智能断路器应急合闸装置,包括壳体、PLC、隔板、滑柱机构、切换机构和底座机构。
所述壳体内壁垂直安装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底座机构,所述底座机构上滑动安装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上安装有滑柱机构,所述推动柱上贯穿等距开设有三个方形空腔,三个所述方形空腔内部均安装有切换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PLC,所述PLC上安装有电源控制模块、电容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顶部贯穿壳体的顶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内嵌安装有船型开关,所述壳体的底板内嵌安装有插座。
所述底座机构包括第二基座、滑槽、第一基座和第二卡槽柱,所述壳体一侧内壁靠近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基座的一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上安装有第二卡槽柱和第一卡槽柱。
所述滑柱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板和滑动轮,所述推动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轮,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推动柱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推动柱贯穿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板上。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导电柱、第三导电柱、绝缘块和导电触块,所述第三导电柱的顶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绝缘块,所述绝缘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导电柱的底面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两端顶面以及第三导电柱的两端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柱和第一卡槽柱上靠近三个方形空腔的位置均内嵌安装有第四导电柱和第五导电柱,六根所述第四导电柱和第五导电柱靠近推动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柱上三根第四导电柱和第五导电柱之间安装有三根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二卡槽柱上三根第四导电柱和三根第五导电柱的一端以及三根第一导电柱上均安装有接线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