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5482.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宏;白龙;李祥;李峥;李冬伟;袁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六一六厂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03703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形 控制 气门 座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气门座圈冷装法;二是气门座圈压装顺序法;三是气缸盖反变形控制法,最终形成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本发明气门座圈液氮冷却法,使气门座圈冷却后的尺寸接近气门座圈安装底孔尺寸,减少了压装力,大幅降低了压装过程的变形问题;从气缸盖中间往两边压装气门座圈,促使压装应力从中间向两边扩散,大幅降低了变形量;同时气门座圈压到底后稳定压力持续时间3s,可有效预防气门座圈锥面弹出或未压入到位;气缸盖反变形法,解决了气门座圈压装后引起的变形问题,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为柴油机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缸盖座圈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
背景技术
气缸盖长宽高尺寸为1258×228×140mm,其气门座孔与气门座圈属于铝合金/合金材质、锥面配合、大过盈量压装而成。原技术方案是将气缸盖放在压力机上,依次压入24个气门座圈。
原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缺陷是:由于气缸盖属于大型铝质、薄壁壳体件,大过盈量压装合金的气门座圈采用常温强压装配工艺,易造成气缸盖座圈底孔损伤或座圈偏斜后,气缸盖产生翘曲变形,出现气缸盖报废或精加工后的缸盖两边座圈密封带变窄、中间座圈密封带变宽的现象,导致气缸盖与机体装配后二次变形,造成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气门座圈脱落或密封不严而漏气的故障问题。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解决气缸盖气门座圈压装的变形问题的同时,使气门座圈大过盈量的强固持力得到精确控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为柴油机可靠性提供保障。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气门座圈冷装法;二是气门座圈压装顺序法;三是气缸盖反变形控制法,最终形成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
(1)气门座圈冷装法
气门座圈发明液氮冷装法。通过数据计算和工艺试验,气门座圈在液氮中以不沸腾为限。
(2)气门座圈压装顺序法
为预防座圈锥面弹出或未压入到位,压力机压装力采用1.3的安全系数,压装力为15000N,气门座圈压到底后稳定压力持续时间3s。
(3)气缸盖反变形控制法
气缸盖燃烧面粗加工时采用在定位面中间部分垫高0.25cm~0.3cm的铜皮,使燃烧面加工后向喷油嘴面产生变形;气门座圈压装后,燃烧面回弹变形量0.2cm-0.4cm,通过精加工喷油嘴面时采用铣削工艺消除引起的变形量。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气门座圈液氮冷却法,使气门座圈冷却后的尺寸接近气门座圈安装底孔尺寸,减少了压装力,大幅降低了压装过程的变形问题;
(2)从气缸盖中间往两边压装气门座圈,促使压装应力从中间向两边扩散,大幅降低了变形量;同时气门座圈压到底后稳定压力持续时间3s,可有效预防气门座圈锥面弹出或未压入到位;
(3)气缸盖反变形法,解决了气门座圈压装后引起的变形问题,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为柴油机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六一六厂,未经国营第六一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