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隐私保护方法、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5489.5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跃;李自军;朱浩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36;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隐私 保护 方法 保护装置 | ||
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隐私保护方法、保护装置和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应用程序启动指令(101);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主动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102);若获取到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与预设生物特征相匹配时,则显示所述应用程序的加密内容列表和非加密内容列表(103);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的加密内容列表根据应用程序中加密内容生成,所述应用程序非加密内容列表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中非加密内容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加密内容是在获取到的用户生物特征与预设生物特征不匹配时不呈现的内容。上述技术方案能保护移动终端上的隐私,且不易察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隐私保护方法、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人际交往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沟通的重要手段。移动终端通常是私人物品,但因为人际关系、难以拒绝或礼貌等因素,人们无法完全避免移动终端被其他人使用。移动终端上有很多人们的隐私,例如短信、联系人、通话记录、照片、即时通讯消息等,人们希望移动终端被其他人使用时隐私可以受到保护。为解决移动终端的隐私保护问题,大部分移动终端都设置了隐私保护模式,以保证在隐私保护模式下,非机主难以获得移动终端上的隐私。
现有技术中隐私保护模式有多种实现方式,一种方法是在当移动终端处于隐私保护模式下时,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打开时返回虚拟的数据,例如隐私保护模式下,打开相册会显示为空,或仅显示用户设置的非隐私相片。该方法的缺陷是设置返回的虚拟数据较为复杂且繁琐,如果应用程序较多,设置更加繁琐。而且如果虚拟数据设置的不够逼真,很容易被其他使用者察觉,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设置不同的认证方式进入不同的模式,例如不同的密码、图案、PIN码、指纹对应隐私模式和正常操作模式。该方法的设置较为便捷,但是该方法通常会提示用户输入密码、画出图案或者提示用户扫描指纹,这样很容易被使用者察觉采用了模式。例如移动终端设置为不同密码来进入不同的模式,通常是输入正确的密码进入普通模式,输入错误的密码进入隐私保护模式。此时,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使用者输入任意一个错误的密码都可以打开锁屏,使用者知道输入的是错误密码但是仍然打开了锁屏,因此察觉到进入了隐私保护模式。该方法的另一个缺陷是仅在打开锁屏时需要输入认证信息,在使用者打开锁屏后操作应用程序时无法实现隐私保护
可见,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方便、快捷还可以避免被使用者明显察觉的移动终端的隐私保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隐私保护方法、保护装置及移动终端,能解决移动终端上隐私被保护时容易被使用者察觉以及在使用应用程序时缺乏隐私保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隐私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程序启动指令;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主动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
若获取到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与预设生物特征相匹配时,则显示所述应用程序的加密内容列表和非加密内容列表;
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的加密内容列表根据应用程序中加密内容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非加密内容列表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中非加密内容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加密内容是在获取到的用户生物特征与预设生物特征不匹配时不呈现的内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动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则显示所述应用程序的非加密内容列表;或者,
若获取到的所述用户生物特征与所述预设生物特征不匹配时,则显示所述应用程序的非加密内容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