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体制氧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5644.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翁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键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袁辰亮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制 | ||
本发明公开了单体制氧机,具体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包括单体制氧机,包括涡旋直流压缩机和制氧系统设备,涡旋直流压缩机包括直流电机、下涡旋板和上涡旋板,制氧系统设备包括一体式铝筒、制氧系统上盖、制氧系统底板、气导阀和调压阀。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涡旋板、气管和制氧系统上盖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取消使用硅胶、PVC等容易出现漏气的气管,铝合金做成的气路的稳定性远高于气管,不会出现因漏气而导致制氧机浓度降低的情况;且通过将所述上涡旋板、气管和制氧系统上盖利用铸铝工艺做成一体,不仅可以缩小制氧机的体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缩小了压缩机与制氧系统的连接管路,从而降低制氧机出现漏气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单体制氧机。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
目前市场上制氧机都是压缩机压缩空气后,通过气管再进入制氧系统,由于压缩气体是高温高压的,所以对压缩机与制氧系统间的气管的考验是比较大的,用久了就容易出现气管老化导致漏气,从而使制氧机浓度出现严重下降的后果。
因此亟需提供单体制氧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单体制氧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制氧机浓度下降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体制氧机,包括涡旋直流压缩机和制氧系统设备,所述涡旋直流压缩机包括直流电机、下涡旋板和上涡旋板,所述制氧系统设备包括一体式铝筒、制氧系统上盖、制氧系统底板、气导阀和调压阀,所述上涡旋板的内部设有气管,所述上涡旋板的外壁与制氧系统上盖的外壁通过气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涡旋板、气管和制氧系统上盖均为铝合金材质构件。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机的外壁设有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顶部与下涡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与下涡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涡旋板的外壁与电机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的外壁与制氧系统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体式铝筒的底部与制氧系统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式铝筒的顶部与制氧系统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导阀的外壁与制氧系统上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压阀的底部与制氧系统上盖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涡旋板、气管和制氧系统上盖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压缩空气通进制氧系统进行制氧,通过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取消使用硅胶、 PVC等容易出现漏气的气管,铝合金做成的气路的稳定性远高于气管,不会出现因漏气而导致制氧机浓度降低的情况;且通过将所述上涡旋板、气管和制氧系统上盖利用铸铝工艺做成一体,不仅可以缩小制氧机的体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缩小了压缩机与制氧系统的连接管路,从而降低制氧机出现漏气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涡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直流压缩机;2、制氧系统设备;3、气管;11、直流电机;12、下涡旋板;13、上涡旋板;21、一体式铝筒;22、制氧系统上盖;23、制氧系统底板;24、气导阀;25、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键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键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