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5719.8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朱正吼;宋晖;王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12;A61L27/06;A61L27/04;A61L27/02;A61L27/50;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袁红梅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是以包括聚醚醚酮系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丝材原料,通过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制得,所述椎间融合器具有中空三维连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系列纳米复合材料为成骨活性粉体/PEEK纳米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材原料直径为1.50-1.7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活性粉体的质量占所述制备原料质量的0.1%~50%,所述成骨活性粉体粒径为10nm-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成骨活性粉体/PEEK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增加金属钛粉、金属钽粉的一种或者两种,制备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成骨活性粉体/PEEK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磁性粉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粉体为Fe3O4、Fe粉、Ni粉、FeNi粉体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活性粉体经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改性。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包括聚醚醚酮系列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步骤2:将所述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经造粒、挤出拉丝工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丝材;
步骤3:将所述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丝材进行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得到椎间融合器成形体;
步骤4:对所述椎间融合器成形体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得到所述椎间融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7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