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搅拌器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6054.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忠;谭贤君;田洪铭;袁敬强;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E21D20/02;C04B28/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全长 锚固 预应力 搅拌器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钢筋和中空注浆锚杆,所述的实心钢筋通过螺纹与中空注浆锚杆的头部相连;所述的中空注浆锚杆的中间段为扁状,在该段上设有返浆孔,所述的返浆孔为对穿孔;所述的中空注浆锚杆的尾部设有一个托盘,所述的托盘通过螺母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注浆锚杆的头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实心钢筋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的螺旋方向与锚杆的旋转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返浆孔为一个对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返浆孔所在段进行淬火和调质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返浆孔直径为0.3~0.6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止浆塞,所述的止浆塞套装在中空注浆锚杆的尾部。
7.一种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配合使用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包括搅拌器本体,搅拌器本体的一端套装有卡环,所述的卡环用于搅拌器与所述的中空注浆锚杆尾部的连接,搅拌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用于与钻机相连。
8.一种适用于软岩地下工程围岩支护的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凿岩机或风钻打孔;
2)清孔;
3)由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锚杆将树脂锚固剂推送至孔底;
4)将权利要求7所述搅拌器的卡环与组合式全长锚固预应力锚杆的尾部相连,搅拌器的连接杆与钻机相连,启动钻机,将树脂锚固剂搅拌后,静置,即可上紧托盘、螺母、止浆塞,施加第一次预应力;
5)注浆,自锚杆外露中空段将一种凝结时间可控超早强微膨胀型注浆材料注至杆体内部,由于已留置返浆孔,浆液将会充满除内锚段的中空杆体内外的空间,待止浆塞返浆后,说明孔内注浆已满,及时止浆,完成施工作业;
6)浆液凝固设定时间后,施加第二次预应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软岩地下工程围岩支护的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结时间可控超早强型微膨胀注浆材料,包括胶凝主体材料、填充密实组分、调凝组分、保水增稠组分、减水组分和早期膨胀组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软岩地下工程围岩支护的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主体材料为普硅水泥熟料粉和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粉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8~21:39~42;
所述填充密实组分包括粉煤灰、矿粉和石灰石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调凝组分为缓凝组分和促凝组分;所述保水增稠组分包括羟丙基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保水增稠组分包括羟丙基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减水组分包括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早期膨胀组分包括塑性膨胀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60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