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6799.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巧凤;艾山·玉素莆;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C02F1/50;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陈江 |
地址: | 830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剥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效粘泥剥离剂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得:福美锌溶液10‑40份、异噻唑啉酮10‑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20份、三乙醇胺5‑2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20份、巯基乙酸钙1‑5份和水150‑300份,所述福美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wt%以下,溶剂为乙醇。本发明穿透力强、毒性低、氧化性低、分散性良好、渗透快,有良好的粘泥分解剥离作用,对金属、橡胶和塑料材质无腐蚀,同时还具有软化和清洗陈垢作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用水和民用水中,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制约水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应用上,随水质恶化,系统内细菌和藻类过度繁殖,会形成微生物粘泥,附着于输水管道及相关设备内壁上,严重污染输水管线,堵塞滤池,管道及设备等受粘泥、腐蚀、结垢影响,设备运行不正常。粘泥控制不当,一旦大量形成,不仅降低换热器和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恶化水质,而且还会引起系统中设备的腐蚀、垢下腐蚀及降低缓蚀、剥离杀菌、杀生作用,直接影响并危害生产,带来经济损失。鉴于上述危害,对系统中的微生物粘泥进行清理剥离十分必要,因此亟需效果显著、绿色环保的粘泥剥离剂。
目前,工业中使用的粘泥剥离杀菌剂大多是由杀菌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有机溶剂等复配而成,其作用原理为药剂渗透到粘泥菌胶团中,氧化分解菌体,释放气泡,结合杀菌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粘泥脱落后随水流排出,达到剥离垢层和清洗管道的作用,使管道表面清洁,从而防止垢下腐蚀。传统的粘泥剥离剂使用起来比较繁琐成本高而且稳定性较差,杀菌与剥离组分易产生抗药性,降低药效;有机溶剂的使用,增加了VOC污染。粘泥剥离剂的制备工艺反应步骤较多、比较繁琐,副产物较多、反应时间较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管道清洗不彻底,循环水高浓缩倍数运行,易发生微生物滋生等问题。产品具有穿透力强、毒性低、分散性良好、渗透快,对金属、橡胶和塑料材质无腐蚀,对由粘泥、油泥、菌藻分泌物及菌藻等组成的粘泥有良好的分解剥离作用,同时还具有软化和清洗金属表面的陈垢、缓蚀,从而提高设备换热率的作用,还对硫酸盐还原菌、硝化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效粘泥剥离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备出的粘泥剥离剂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粘泥剥离剂,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得:福美锌溶液10-40份、异噻唑啉酮10-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20份、三乙醇胺5-2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20份、巯基乙酸钙1-5份和水150-300份,所述福美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0wt%以下,溶剂为乙醇。
优选地,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得:福美锌溶液11-39份、异噻唑啉酮11-39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19份、三乙醇胺6-19份、十二烷基硫酸钠6-19份、巯基乙酸钙2-4份和水160-290份。
优选地,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制得:福美锌溶液25份、异噻唑啉酮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2份、三乙醇胺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份、巯基乙酸钙3份和水225份。
进一步地,所述福美锌溶液是以乙醇配制的40-60wt%福美锌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高效粘泥剥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有原料搅拌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原料的加入顺序依次为: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6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