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方法、装置、变速器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7018.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景甜甜;景宏亮;洪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F16H61/06;F16H61/02;F16H59/24;F16H59/38;F16H59/70;F16H59/14;F16H59/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自动变速器 动力 升档 方法 装置 变速器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方法、装置、变速器及汽车。该方法包括:第一步:判断是否触发动力性升档控制,是则进行第二步和第三步;第二步:对即将结合离合器进行充油控制,进行第五步;第三步:获得升档目标转速,进行第四步;第四步:计算得到离合器总扭矩,进行第七步;第五步:判断离合器充油是否完成,是则进行第六步,否则进行第二步;第六步:进行扭矩交替阶段,进行第七步;第七步:判断结合离合器扭矩与半接合点扭矩的总和是否大于离合器总扭矩,是则进行第八步,否则进行第六步;第八步:结束扭矩交替阶段,进行第九步;第九步:进行转速同步。本发明降低动力性升档过程的顿挫,可以显著的提高动力性升档的平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升档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方法,还涉及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装置,还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因其换挡速度快、传动效率高以及节油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而动力性升档即为驾驶员踩油门升档,其基本原理是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TCU)在规定时间内把发动机转速降低至变速器目标档位对应的输入轴转速,从而实现升档操作,它是驾驶员驾驶过程中最为频繁的操作之一。
动力性升档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可分为即将结合档位预挂拨叉、即将结合离合器充油、结合离合器与分离离合器扭矩交替以及发动机转速从当前输入轴脱离之与目标档位对应输入轴同步即转速同步四个阶段,其中,换挡控制主要包含扭矩交替与转速同步,而常见的换挡顿挫主要发生在扭矩交替与转速同步的过渡阶段,现有的控制逻辑扭矩交替结束的标志是结合离合器扭矩上升到发动机扭矩,这样在扭矩交替结束时发动机转速与脱离轴转速处于完成压死状态,导致转速同步开始阶段因发动机转速迅速下降带动脱离轴转速抖动造成升档顿挫,且油门越大顿挫越明显,严重影响驾驶感受。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出现压死状态,造成升档顿挫且油门越大顿挫越明显,严重影响驾驶感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方法、装置、变速器及汽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判断是否触发动力性升档控制,是则进行第二步和第三步;
第二步:对即将结合离合器进行充油控制,进行第五步;
第三步:根据所述油门开度、实际档位信息以及脱离轴转速,获得升档目标转速,进行第四步;
第四步:根据所述升档目标转速、发动机实际转速以及发动机输入扭矩,计算得到离合器总扭矩,进行第七步;
第五步:判断离合器充油是否完成,是则进行第六步,否则进行第二步;
第六步:进行扭矩交替阶段,控制结合离合器扭矩以一个预设斜率一上升,同时使分离离合器扭矩以一个预设斜率二下降,进行第七步;
第七步:判断所述结合离合器扭矩与一个定值的半接合点扭矩的总和是否大于所述离合器总扭矩,是则进行第八步,否则进行第六步;
第八步:结束扭矩交替阶段,并进入转速同步阶段,进行第九步;
第九步:进行转速同步,并在转速同步阶段结束后换挡完成。
本发明通过合理优化变速箱动力性升档相关控制逻辑,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动力性升档离合器的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性升档控制策略的优化,可以显著的提高动力性升档过程的平顺性,降低动力性升档过程的顿挫,解决了现有的变速器起步控制方法出现压死状态,造成升档顿挫且油门越大顿挫越明显,严重影响驾驶感受的技术问题,得到了升档平顺性好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听力损失建模方法
- 下一篇:涡旋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