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集桩群模拟沉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7608.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缪晨辉;李闯辉;管德鹏;龚虹;廖云沼;周永峰;李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1M7/08;G06F1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7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集 模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密集桩群模拟沉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模型:结合桩位设计图、打桩船构造特征以及水下地形图分别在Revit软件中建立密集桩群、打桩船以及海床模型,同时建立密集桩群中的桩柱型号、尺寸以及位置信息,为后续做碰撞检测提供真实依据;
S2、整合模型:通过Revit软件将密集桩群、打桩船以及海床模型进行整合,并建立项目基点和测量点,调整密集桩群、打桩船以及海床模型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S3、密集桩群空间关系验证:通过navisworks软件对密集桩群进行空间关系验证,并提前检测群桩设计偏位情况;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进行密集桩群硬碰撞分析,当检测出有碰撞桩时,直接在Revit软件中同步修改更新,并生成调整角度、距离信息报告,结合沉桩桩位允许最大偏差值进行预警;
S4、最小桩间距分析:通过navisworks软件的测量工具中最短距离功能分析密集桩群桩体外边缘在空间位置上斜交的最小桩间距,分析施工工艺所需作业空间能否满足需求,如需调整可在Revit软件同步修改更新,并生成调整角度、距离信息报告,最终形成附带群桩相对位置、标高、尺寸信息的模型;
S5、3D模型打印: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步骤S4中所得到的模型,分别得到密集桩群、打桩船以及海床模型的3D打印模型;
S6、沉桩顺序验证:利用3D打印模型验证沉桩顺序,包括打桩船的移动顺序以及抛锚位置验证,当出现打桩船无法移动或者没有空间进行抛锚时,重新调整已沉桩顺序,如反复调整沉桩顺序仍存在碰撞现状,则重新修订桩位设计图,直至完成沉桩顺序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桩群模拟沉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海床模型中预留有桩位孔洞,以便桩柱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桩群模拟沉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打桩船上设置有GPS定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集桩群模拟沉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船包括竖向支撑杆、桩套、水平刻度盘以及垂直刻度盘,所述打桩船的船体与所述竖向支撑杆竖直滑动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模拟吃水深度的第一刻度尺,竖向支撑杆上部设有横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上设有用于确定船舶位置的第二刻度尺,所述桩套用于套装桩模型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打桩船上,所述垂直刻度盘的转动中心与所述桩套的转动中心设置成重合,所述水平刻度盘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6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解抗菌膜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试块养护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