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设备降温用浸入式散热设备及其散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7977.X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查成斌;田月琳;刘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世天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公茂海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设备 降温 浸入 散热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降温用浸入式散热设备及其散热方法,浸入式散热设备包括引水组件、散热组件和循环式储液箱,引水组件位于散热组件的一侧,散热组件与循环式储液箱的顶边缘接触,散热组件伸入循环式储液箱的内腔中,散热组件包括换热板、过渡板、散热翅片、卡合块和边框,引水组件包括横置管、竖置管、过渡管、卡合管和限位弹块,其中引水组件将冷却液引导向散热组件,这样能更好的帮助散热组件散热,散热组件拆装方便,散热翅片呈波纹状分布,这样流过散热翅片的冷却液散热效果更加,引水组件位于散热翅片的一侧,漏水孔中漏出的冷却液流向散热翅片,过渡管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卡合管,引水组件拆装方便,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网络设备维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网络设备降温用浸入式散热设备及其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及部件是连接到网络中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有:计算机(无论其为个人电脑或服务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网关、网络接口卡(NIC)、无线接入点(WAP)、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光纤收发器、光缆等。
网络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需要及时将热量散发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网络设备散热包括风冷和水冷,风冷的冷却效果不如水冷冷却效果。但是现有的水冷设备还是存在零件拆装不便,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降温用浸入式散热设备及其散热方法,该发明具有零件拆装方便,实用性好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设备降温用浸入式散热设备,包括引水组件、散热组件和循环式储液箱,引水组件位于散热组件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与循环式储液箱的顶边缘接触,散热组件伸入循环式储液箱的内腔中,散热组件包括换热板、过渡板、散热翅片、卡合块和边框,所述边框搭接在循环式储液箱上,边框连接过渡板的上边缘,过渡板的外侧安装卡合块,过渡板的下边缘与换热板连接,换热板的底壁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卡合块与循环式储液箱的内腔壁接触,循环式储液箱的内壁安装有引水组件,所述引水组件位于散热翅片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引水组件包括横置管、竖置管、过渡管、卡合管和限位弹块,竖置管的底端与循环式储液箱底板接触,竖置管的中心处与横置管连通,横置管的中心处连接过渡管的一端,过渡管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过渡管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卡合管,卡合管的外壁与循环式储液箱接触,卡合管的端壁外边缘设有限位弹块,限位弹块与循环式储液箱接触。
优选的,所述竖置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孔,漏水孔朝向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弹块倾斜设置,限位弹块为一种酚醛树脂制成的构件,卡合管的外侧壁上预设有与限位弹块相配合的槽位。
优选的,所述卡合块的底端开设有倒角,卡合块通过此倒角与循环式储液箱的上边缘接触。
优选的,所述换热板的顶面开设有散热道,换热板通过散热道连接网络设备。
优选的,所述循环式储液箱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位于循环式储液箱的外壁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横置管的直径值大于竖置管的直径值。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设备降温用浸入式散热设备的散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清理循环式储液箱的内腔壁,同时保证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通过性;
S2:然后将散热组件安装在循环式储液箱上,其中散热组件中散热翅片的开口方向朝向竖置管,同时在散热组件时,保证卡合块与循环式储液箱的接触;
S3:接着在网络设备的底端涂刷导热硅脂,然后将网络设备的底端安装在换热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世天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世天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