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耗材容器的包装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8118.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47;B65D25/00;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晓平 |
地址: | 519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材 容器 包装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耗材容器的包装件,所述包装件包括包装盒和耗材容器,所述包装盒具有通信开口和固定部,所述耗材容器设置于所述包装盒内,并且所述耗材容器包括耗材芯片,所述耗材芯片的至少部分通信触点经所述通信开口暴露于所述包装盒之外,所述通信触点的导电区域沿所述耗材容器的非固定方向延伸。本申请在对耗材芯片进行升级时,升级设备通过固定部对耗材容器进行固定,升级设备的探针经通信开口伸入包装盒内与通信触点的导电区域接触,进而实现对耗材芯片的升级,而由于通信触点的导电区域沿耗材容器的非固定方向延伸,使得探针与导电区域的连接更稳定,提高了升级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成像设备以及办公耗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耗材容器的包装件。
背景技术
打印设备(例如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等)在打印过程中,需要如墨盒、粉筒和硒鼓之类的打印耗材,其中,墨盒中容纳有墨水,粉筒、硒鼓中容纳有碳粉。这些打印耗材相比打印设备具有更短的寿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经常性的购买和更换打印耗材。这些打印耗材一般都放置在包装盒中,经包装后以包装件的形式销售。
为了记录安装到打印设备的打印耗材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打印耗材进行识别认证,在打印耗材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耗材芯片,例如硒鼓上的硒鼓芯片,该硒鼓芯片用于存储硒鼓的相关数据,例如碳粉颜色,认证码、序列号、剩余碳粉量、页产量(可打印的页数的最大值)、已打印页数、制造厂商、生产日期等数据。
然而,原装厂商为了提高耗材芯片的认证能力,会经常升级打印设备的固件,例如对于已经出售了的打印设备,通过固件推送、用户下载安装的方式,将新的验证方式应用到该打印设备上;对于尚未出售或者生产中的打印机,则将最新的固件应用到该打印设备上之后再出售。新的验证方式,往往包括新的指令、序列号黑名单、读取更多的数据等。
因此,若已经出售了的打印耗材上的耗材芯片没有对应地升级其验证方式,很有可能耗材芯片不能被打印设备识别,这会导致购买的打印耗材无法使用。另一方面,现有的生产标准中,打印耗材一般会先用塑料袋、塑料膜包裹封装后再放置入包装盒中,因此若打印耗材已经被放置入包装盒中,就无法对打印耗材上的耗材芯片进行访问。
可见,现有技术中,若需要对已经出售了的打印耗材进行升级,则需要拆除外部的包装盒、塑料袋或塑料膜,以便于利用升级设备访问耗材芯片;在完成升级后再用塑料袋、塑料膜对打印耗材进行包裹、封装,然后再放置入包装盒中。然而,整个升级过程中需要先拆除包装、后重新包装,不仅令升级过程冗长、升级人力成本增加,还会浪费一部分包装材料。
对于无需拆除包装进行升级的方式,还需要对包装件内的打印耗材进行准确定位和固定,从而方便升级设备以稳定地电连接耗材芯片,继而执行升级操作。然而现有的升级设备在对包装件内的打印耗材进行固定时,存在结构复杂、固定不牢固、固定耗时长、接触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使得升级质量和效率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耗材芯片升级时,能够实现与升级设备稳定连接的耗材容器的包装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耗材容器的包装件,该包装件包括:
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具有通信开口和固定部;
耗材容器,所述耗材容器设置于所述包装盒内,并且所述耗材容器包括耗材芯片,所述耗材芯片的至少部分通信触点经所述通信开口暴露于所述包装盒之外,所述通信触点的导电区域沿所述耗材容器的非固定方向延伸;
在对所述耗材芯片进行升级时,升级设备通过所述固定部对所述耗材容器进行固定,所述升级设备的探针经所述通信开口伸入所述包装盒内并与所述通信触点的导电区域接触,以对所述耗材芯片进行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