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外墙板不出筋式侧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8702.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温昊;蒋洪;陆群甫;常志铖;柴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41;E04B1/684;E04B1/682;E04C5/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外墙 板不出筋式侧连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预制外墙板不出筋侧连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板施工技术领域,预制外墙板不出筋侧连方法是在预制外墙板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上不预留钢筋,但在设定位置处预埋螺栓套筒和灌浆套筒,预制外墙板与楼板之间的水平接缝处竖向钢筋通过所述灌浆套筒连接,在预制外墙板吊装就位后,在对应的螺栓套筒处拧入接驳螺栓,使接驳螺栓锚入现浇结构中,实现预制外墙板与现浇结构的锚固连接。上述方法通过预埋螺栓套筒实现预制外墙板侧边不出筋,有利于外墙板构件生产的标准化和通用化,避免了边模安装繁琐、出筋孔漏浆、脱模时卡模等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不出筋式侧连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简称PC)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挂板作为PC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出色的工业化产品质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建筑外墙漏水、裂缝等顽疾,而成为采用预制部位的首选目标。
从生产、吊装及施工角度来看,传统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存在以下缺点:(1)预制构件种类多,加工工艺复杂;(2)竖向钢筋接头多,安装困难,接头质量不易控制;(3)预制墙侧面外伸钢筋多,预制墙加工、现场竖向接缝钢筋绑扎效率低;(4)施工工序复杂,难以发挥装配式结构质量好、施工效率高的优势。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不出筋式侧连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制外墙板在安装时装配效率低、施工工艺复杂、质量不易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预制外墙板不出筋式侧连方法,该方法是在预制外墙板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上不预留钢筋,但在设定位置处预埋螺栓套筒和灌浆套筒,预制外墙板与楼板之间的水平接缝处竖向钢筋通过所述灌浆套筒连接,在预制外墙板吊装就位后,在对应的螺栓套筒处拧入接驳螺栓,使接驳螺栓锚入现浇结构中,实现预制外墙板与现浇结构的锚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预制外墙板不出筋式侧连方法通过预埋螺栓套筒实现预制外墙板侧边不出筋,侧模无需设置孔洞或槽口外穿钢筋,避免边模安装繁琐、出筋孔漏浆、脱模时卡模等问题,大量提升边模通用化、标准化,提升加工效率,降低构件加工成本;另外,上层预制外墙板与梁之间水平接缝处竖向钢筋采用单排套筒灌浆连接,钢筋间距大、连接数量少,大大减少了现场灌浆作业量;再者,以后拧接驳螺栓代替常规预制外墙板侧边的预留钢筋,避免了钢筋安装繁琐问题,通过现浇结构与主体一同浇筑,简化施工工艺,避免后期二次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在预制外墙板吊装就位后,通过至少两个斜撑对其进行临时固定,斜撑的一端通过特定螺栓与预制外墙板上设置的预留连接件连接,斜撑的另一端与地面预埋件进行锚固。
有益效果:保证对预制外墙板的良好固定,减小安装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包括杆件和螺纹连接在杆件两端的螺纹套管,通过同时旋转杆件两端的螺纹套管来调整预制外墙板的垂直度,杆件的与两个螺纹套管螺纹配合的部分在调整螺纹套管时露出的长度不大于该部分总长度的3/5。
有益效果:调节方便且准确度较高,调整过程中不会发生杆件与螺纹套管脱离的现象,也保证了预制外墙板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套筒的直径大于至少两倍的竖向钢筋直径。
有益效果:有利于预制外墙板安装时的误差调整和对竖向钢筋的定位。
进一步的,在预制外墙板的与现浇结构连接的面上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处填充柔性材料隔断,所述接驳螺栓穿过柔性材料隔断与预埋的螺栓套筒连接。
有益效果: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动设备的参数辨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