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进线用PT柜自动切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8863.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球锋;谢金龙;谢法金;伯彩云;孙阿欢;崔健;房玉祥;郝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开关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B1/56;H02B1/28;H02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张雁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路进线用 pt 自动 切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路进线用PT柜自动切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多路进线PT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线的自动切换,电路断开不及时,供电的可靠性低,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包括内部中空的柜体和柜体下端安装的底座,所述柜体的内腔下部水平安装有多孔分隔板,且多孔分隔板将柜体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分隔为安装腔和散热腔,柜体对应安装腔和散热腔位置的前壁上分别设有上柜门和下柜门;所述柜体对应安装腔位置的侧壁上就是有多个用于多路进线穿过的进线口。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多路进线PT柜的安全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进线用PT柜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PT柜即电压互感器柜,一般是直接装设到母线上,以检测母线电压和实现保护功能,内部主要安装电压互感器PT、隔离刀、熔断器和避雷器等。PT柜采用组合结构,可根据具体工程配置不同数量及种类的PT。现有的多路进线PT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线的自动切换,电路断开不及时,供电的可靠性低,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公开号为CN21135181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进线双PT柜交流电源互锁装置和电源切换系统,它包括第一电压互感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互锁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一开关和互锁模块为第一交流操作电源供电回路;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第二开关和互锁模块为第二交流操作电源供电回路,该装置能够实现交流电源自动切换,但是该装置存在无法适配多路进线PT的安全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路进线用PT柜自动切换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进线用PT柜自动切换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现有的多路进线PT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线的自动切换,电路断开不及时,供电的可靠性低,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路进线用PT柜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柜体和柜体下端安装的底座,所述柜体的内腔下部水平安装有多孔分隔板,且多孔分隔板将柜体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分隔为安装腔和散热腔,柜体对应安装腔和散热腔位置的前壁上分别设有上柜门和下柜门;
所述柜体对应安装腔位置的侧壁上就是有多个用于多路进线穿过的进线口,安装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接线板,且接线板上设有分别对应多路进线接线的第一接线头,且安装腔的内腔后壁上安装有多组母线排,安装腔的内腔中部设有多组对应分别对应多路进线的指示灯板,所述安装腔的内腔中还安装有用于多路进线自动切换的切换单元。
优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壁上的安装盒体,且安装盒体的内腔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下接线盘和上接线盘,下接线盘和上接线盘上分别插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触头和第二接线头,且下接线盘和上接线盘之间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其中一个轴端延伸至安装盒体的外腔并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且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盒体的外壁上,转动轴的侧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连接触杆,且连接触杆的两端在转动时与连接触头和第二接线头相接触,安装盒体的外壁上设有数量与第二接线头相同的接线触头,且多个第二接线头分别通过导线与多个接线触头匹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多个排风口,且柜体对应散热腔位置的侧壁上设有进风栅格,散热腔的内腔中设有输出端朝上设置的散热风机。
优选的,所述进风栅格设有两组并分别对称嵌设在柜体相向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进风栅格上的栅格呈自内向外的倾斜朝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柜体的顶壁上安装有前侧开口的顶棚,且顶棚呈自前向后的倾斜下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开关厂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开关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