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量计量系统及采用该计量系统实现的网损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9144.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融;周封;郝文波;郝婷;孔旭;王昊;徐明宇;陈晓光;崔佳鹏;胡远婷;雷雪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G01R21/1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量 计量 系统 采用 实现 评估 | ||
电量计量系统及采用该计量系统实现的网损评估系统,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电量计量装置无法快速计量谐波影响下的真实电量的问题。本发明微处理器用于对实时接收的数模转换后的三相电流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各时刻的基波功率和各次谐波功率,并将各时刻的基波功率与三相电压信号基波功率求和,求和结果作为该时刻的输电总功率,再根据各时刻的输电总功率,获得预设时间内的输电电量。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电量的测量及谐波因素对网损的影响进行评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量测量及网损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谐波源向电网中注入各次谐波分量叠加在基波上,不仅对电网的污染和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构成潜在威胁,还会影响到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尤其是对网损的评估计算影响较大,给电力营运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目前,市面上应用和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电表在功率方面,大多只具有有功和无功的计量功能,只是通过采用相应对电压、电流信号的处理方法,保证了测量准确度可不受高次谐波的影响,而不是将基波与谐波单独计量,导致电量计量的准确度低。而具有谐波计量功能的电能表也只能对各次谐波进行测量,不具有对各次谐波总功率之和进行计量的功能,无法快速计量谐波影响下的真实电量,以及无法实现由于谐波影响对网损的评估。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量计量装置无法快速计量谐波影响下的真实电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量计量系统及采用该计量系统实现的网损评估系统。
电量计量系统,包括电流采集模块1、电压采集模块2、信号调理模块3、数模转换模块4、微处理器5、存储模块6、显示控制模块7和通讯模块8;
电流采集模块1实时采集输电线路上的三相电流信号,并将采集的三相电流信号上传至信号调理模块3;
电压采集模块2实时采集输电线路上的三相电压信号,并将采集的三相电压信号上传至信号调理模块3;
信号调理模块3,用于对接收的三相电流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三相电流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发送至数模转换模块4;
数模转换模块4,用于对接收的预处理后的三相电流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三相电流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送至微处理器5;
微处理器5,用于对实时接收的数模转换后的三相电流信号和三相电压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各时刻的基波功率和各次谐波功率,并将各时刻的基波功率与三相电压信号基波功率求和,求和结果作为该时刻的输电总功率,再根据各时刻的输电总功率,获得预设时间内的输电电量;
微处理器5,还用于将各时刻的基波功率、各次谐波功率和预设时间内的输电电量存储至存储模块6中;还用于将各时刻的基波功率和各次谐波功率通过显示控制模块7进行显示;
微处理器5,还用于从存储模块6中调取数据信息;
显示控制模块7,还用于对外界录入的信息进行显示;
通讯模块8,还用于将微处理器5获得的各时刻的基波功率、各次谐波功率和预设时间内的输电电量上传至远方终端10。
优选的是,计量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9;
电源模块9,用于给电流采集模块1、电压采集模块2、信号调理模块3、数模转换模块4、微处理器5、存储模块6、显示控制模块7和通讯模块8进行供电。
采用所述的电量计量系统实现的网损评估系统,该网损评估系统包括两套电量计量系统和一个远方终端10;
两套电量计量系统分别设置在输电线路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