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9658.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夏烨;李伟;王惠平;张逸帆;施文;张晓莉;艾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台继电 保护装置 同步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数量,搭建同步测试系统;确定所述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装置模型,并将所述装置模型的定值、控制字、压板与保护动作信息和标准模型的定值、控制字、压板与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映射关联,生成模型映射文件;根据标准测试用例和所述模型映射文件,利用所述同步测试系统对所述多台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同步测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电网复杂度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对电网安全起保护作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日趋复杂,对继电保护测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工测试效率相对低下,测试项目因为人为因素存在缺项漏项的风险。中国电科院继电保护所作为行业内继电保护装置测试认证单位,每年接受多个厂家不同类型二次装置的大量检测任务。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多起装置涉及硬件、逻辑、原理等缺陷,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检测方案和检测数据,初步培养了专业的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面临的检测任务增加,检测人员培养较慢,从现场反馈的新问题提炼出的新检测指标难以融入检验测试技术方案中,高标准严要求的检测目标难以达到。为融合汇聚二次设备新标准和免疫现场反应的新缺陷,研究相应的保护测试技术方案和测试标准,提升继电保护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高效率的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变得非常迫切。
目前国内大多数检测机构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方法,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方法,缺少专门针对航插的接口支持,测试接线一般要经过端子排转接,测试接线复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测效率;单次只能测试一台装置,缺少对多台装置同步测试的支持,整体检测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国内大多数检测机构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方法,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方法,缺少专门针对航插的接口支持,测试接线一般要经过端子排转接,测试接线复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测效率;并且单次只能测试一台装置,缺少对多台装置同步测试的支持,整体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方法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缺少专门针对航插的接口支持,测试接线一般要经过端子排转接,测试接线复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测效率;并且单次只能测试一台装置,缺少对多台装置同步测试的支持,整体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方法,包括:确定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数量,搭建同步测试系统;确定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装置模型,并将装置模型的定值、控制字、压板与保护动作信息和标准模型的定值、控制字、压板与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映射关联,生成模型映射文件;根据标准测试用例和模型映射文件,利用同步测试系统对多台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同步测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系统,包括:同步测试系统包括装置模型自动映射模块、多装置通讯控制模块、测试仪控制模块以及多装置自动测试主控模块;装置模型自动映射模块用于导入装置模型和标准模型,并将装置模型的定值、控制字、压板与保护动作信息和标准模型的定值、控制字、压板与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映射关联,生成模型映射文件;多装置通讯控制模块用于对模型映射文件进行解析,生成模型映射链表对象;并调用模型映射链表对象,完成与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通讯;测试仪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多装置自动测试主控模块发出的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发送至继电保护测试仪,并接收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反馈测试结果,将反馈测试结果发送至多装置自动测试主控模块;多装置自动测试主控模块用于通过测试仪控制模块对多台继电保护装置同时施加激励量,完成对多台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步测试,获得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