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K像素行车记录仪光学系统及其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9716.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黄锦煖;胡青平;陈训安;丁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像素 行车 记录仪 光学系统 及其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4K像素行车记录仪光学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及第八保护玻璃,第一透镜L1为弯月负透镜,第二透镜L2为双凹负透镜,第三透镜L3为双凸正透镜,第四透镜L4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L5为双凸正透镜,第六透镜L6为弯月负透镜,第七透镜L7为双凸正透镜;相比于玻塑混合设计,可以更好低适应极端气温,提供更稳定的像质。系统整体可靠性高,装配敏感度降低,使得良率提高,成本降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同时保证较大视场角、较大通光口径,进光量充足,边缘成像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K像素行车记录仪光学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路况更加复杂,行车记录影像仪被广泛地应用于车载监控系统中,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实时录像功能,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同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行车记录影像仪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见的行车记录仪镜头视场范围一般在180°以下,F数在2.0~2.8之间,一般采用6-7片的全玻璃透镜结构,镜头体型较大,重量较重,无法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制造成本较高;光圈较小,导致大视场角处边缘通光量不足,边缘成像不够清晰,总体成像质量受到影响。如中国专利CN111624736A中描述的超薄车载镜头虽然采用全塑胶镜片,总长很短,为4.78mm,满足小型化需求,但全视场角较小,为76°。中国专利CN209707736U中描述的车载镜头使用6片全玻璃材料的设计,全视场角为160°,总长较短(17.8mm),但只有两百万像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见的行车记录仪镜头视场范围一般在180°以下,F数在2.0~2.8之间,一般采用6-7片的全玻璃透镜结构,镜头体型较大,重量较重,无法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4K像素行车记录仪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光阑、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及第八保护玻璃。所述第一透镜L1为弯月负透镜,第二透镜L2为双凹负透镜,第三透镜L3为双凸正透镜,第四透镜L4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L5为双凸正透镜,第六透镜L6为弯月负透镜,第七透镜L7为双凸正透镜;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 L6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七透镜L7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八保护玻璃为平行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 L5和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及第八保护玻璃均由玻璃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互相胶合形成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互相胶合形成胶合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5±5%mm,所述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mm,所述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1±5%mm;所述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6± 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