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0037.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丰;金超;黄旭武;谢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B60W50/1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系统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大灯开关状态和/或当前时间信息;当所述车辆的大灯开关状态处于打开状态和/或根据所述当前时间信息判断当前时间为夜晚时,控制车载夜视系统开启。该控制方法可实现车载夜视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我监控保护,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和车企品牌形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祸事故报告显示,事故中行人伤亡大多发生在夜间,原因是行人的着装不易辨识、携带的照明亮度不足等,导致司机是很难及时识别他们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上述行人不在车辆的光束中时,就更难识别了。为此,车载夜视应运而生。
目前,车载夜视功能的开启关闭方式都为手动,一般操作方式为:如果是在天色较暗时使用,需要将车灯开关位于“AUTO”或者“近光灯”位置,然后按压夜视辅助系统按钮;而要关闭系统的话,只需要再次按压夜视辅助系统按钮或者直接将大等开光位于“OFF”。操作体验欠佳不够智能,而且夜视摄像头中的核心器件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容易被太阳灼伤,一旦灼伤可能造成器件损坏,进而造成车主的财产损失,车企品牌形象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实现车载夜视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我监控保护,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和车企品牌形象。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的大灯开关状态和/或当前时间信息;当所述车辆的大灯开关状态处于打开状态和/或根据所述当前时间信息判断当前时间为夜晚时,控制车载夜视系统开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当车辆大灯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或判断当前时间为夜晚时,可自动开启车载夜视系统,从而实现了车载夜视系统的智能自动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从而可实现车载夜视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我监控保护,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和车企品牌形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从而可实现车载夜视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我监控保护,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和车企品牌形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夜视系统和上述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其上的车载夜视系统或电子设备可实现上述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从而可实现车载夜视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我监控保护,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和车企品牌形象。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